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有的人豪气干云,比如曹操。有的人屈身忍辱,比如孙权。还有一种人不知道放弃为何物,蜀昭烈皇帝,刘备,字玄德。
自古英雄出少年
拖了这么久终于决定写下这两个字,刘备。开篇就说着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到真不是“皇叔”,只能说他是一枚普通的宗室而已,别看《三国演义》里给刘备祖上写得极其详细,但是按着那个族谱算,刘备连汉献帝刘协的玄孙都算不上...大家还是各论各的吧。
虽然祖上辉煌,但现实还是要面对的,刘备小小年纪就和母亲相依为命,靠卖草鞋为生,但刘备并没有被现实打败,小时候就对着小伙伴口吐豪言“我以后一定要做上羽葆盖车”,这样的车是皇帝的标配,刘备当时也想不到他一个幽州人,居然到益州当皇帝了吧。
他叔父都被这孩子惊着了“你别瞎说,小心牵连了家人”,有人看轻就有人看重,刘备受到了另一个族人刘元起的资助,人家就认准他了“我们族里这孩子可不是一般人呢”。
于是15岁的刘备有了资本去读书,也有了获取知识的途径,在此过程中结交了公孙瓒,不过刘备也没好好读书,看看他的爱好:狗、马、音乐、服饰,要是身为富二代,妥妥的纨绔子弟,可惜他不是。
仁义无双
刘备手长过膝倒是真的,但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人格魅力,善于结交豪侠,青年们都愿意跟他混,年轻时候他就收获了一大笔天使基金,来自中山豪商张世平、苏双,这才让白手起家的刘备有了启动资金。
另外要说的是关羽、张飞并不是他的结义兄弟,有个牵招倒是刘备的“刎颈之交”,不过刘关张三人也是恩若兄弟,差别不大啦。
谁还没点年轻的时候,刘备第一次剿贼就差点把小命交代了,还是一伙不知名的贼人,他们用现实给刘备上了一课,争天下不是过家家,也不是光带着兄弟砍人这么简单。所以刘备也开始发挥自己的终极天赋:仁德。
刘备刚当上县尉的时候,就有人要买凶杀人,但是连刺客都不忍心下手,刘备就是这么得人心。在没有人愿意救援陶谦的时候,是刘备义无反顾的去了,带着他那几千老弱病残,不仅陶谦病逝前要把徐州让给刘备,连徐州的士人糜竺、陈登、甚至孔融都要拥戴刘备上位。
糜竺在刘备身上赌上了一切,愿意生死相随,千万家财就买刘备这支股,是涨是跌都随他去吧。后来刘备再临徐州,瞬间又有几万人愿意投靠刘备,大家都记得当年的恩情。后来长坂坡那点事儿,要不是刘备不愿意放弃百姓,也不至于被曹操追得那么惨。
当各种好名声累积在一起,刘备走到哪都会有人欢迎,去徐州有陶谦,去青州有袁绍,去荆州有刘表,去江东有孙权,去益州有刘璋,甚至刘备的一生之敌曹操也曾厚待过他。多少人对他交口称赞,多少人随他颠簸万里,多少人愿意一路相随,还不是因为仁德,还不是看重刘备。
初心不改,老兵不死
成功者能实现年轻时吹过的牛逼,这叫少有壮志,至于不成的,大概忘了初心吧。刘备生于161年,多半生都是在四处流窜,处在一个名为“每战必败”的负面状态下,但是他从来没说过“放弃”这两个字,许下了心愿那就扛到底,我就是要兴复汉室!
有的创业者一次失败可能心态就崩了,但是能承受得起连续创业失败的又有几个?刘备绝对是此中的佼佼者,他这前半生基本就是在流浪,各种被曹操花式吊打,但这又怎样,208年赤壁之战,刘备还是找回了场子,这年他47岁。
219年,汉中之战刘备58岁,这也是刘备第一次亲手击败曹操,一个年近花甲的老人还要在战场上拼搏,都说饮冰十年难凉热血,那几十年风风雨雨不改初心又怎么说?一次次的逆境绝境击不倒他,最终刘备还是三分天下,在蜀地留下了汉室的火种。
都说敌人是最了解你的人,那看看他们的评价吧。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孙权“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这就是他们眼中的刘备,他们无比忌惮的雄主,知人待士这一项刘备算是巅峰了。
至于“爱哭鬼”这个称号给曹操,或者给孙权,怎么都甩不到刘备身上,反倒是刘备更爱生气...彭羕有个词没说错“老革”,是啊,老兵不死,只会凋零。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看官如感兴趣,三国系列都在这里了
三国流年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