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教育无疑是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教育作为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其本质在于 “教法成人”,因为人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元素,有了人,才有群体,进而形成社会。教育所塑造的人的类型,直接影响着社会的风貌与走向。
然而,当下我们的教育却逐渐演变成了一个 “锦标赛社会” 的制造工厂。从幼儿园起,孩子们便被卷入各式各样的兴趣班,尽管其中许多与真正的兴趣并无关联。小学到高中阶段,课外培训班更是铺天盖地。进入大学后,学分绩点的竞争、各类创新项目与实践活动接踵而至。这意味着,一个人从幼年时期就踏入了一场永无止境的竞赛之旅。诚然,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但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就开启这样的锦标赛模式,无疑严重偏离了人的本质。人类社会得以存续,并非单纯依靠竞争,竞争的本质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关键在于,人与人之间除了竞争,还有合作、礼仪、伦理与情感。
教育原本有两大核心作用。其一,是激发人的求知欲,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本能渴望,引导个体探索世界的未知,从而成为完整、独立的个体。其二,是让人们懂得更多的道理,明辨是非善恶。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一些其他内容被附加于教育之上。现代社会将实现平等的使命赋予教育,试图以教育弥合社会的天然不平等。起初,教育所追求的平等是权利平等,即保障每个人不论出身、智商、性别的差异,都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便是这一理念的有力践行。但在现实条件下,要实现诸如进入何种学校、接受何种水平教师的教导以及与何种性格同学相处等方面的绝对平均,目前还难以达成。
在权利平等普遍实现后,人们却陷入了对结果平等的盲目追求。例如,期望每个学校都具备相同的师资条件与教育水准,当优质学校资源稀缺时,人们便将接受教育权利的平等扭曲为接受优质教育机会的平等。为了确保这种所谓机会平等的公平性,一套选拔标准应运而生,教育也由此从权利平等转变为机会平等,进而演变成一场争取更好机会的博弈。二十年前,小升初考试与高考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如今,奥数、钢琴成绩等各种加分项不断被纳入其中。但这种做法非但没有缓解不平等,反而加剧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还记得前几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有一项名为 “C10orf68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 的获奖作品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作品听起来极为高端专业,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它竟出自一名六年级小学生之手。从项目的各个方面来看,无论是前期的立意,还是后期具体的实验设计,其水准都与硕士甚至博士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不相上下。这一现象引发了众多质疑,随后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原来这位少年背后有着特殊的背景。其指导老师之一的陈老师是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并且陈老师曾在 2019 年于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过相关主题的文章。更为惊人的是,陈老师与这位少年医学天才之间是父子关系。这一事件无疑揭示了在当下教育竞争中,可能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在所谓追求教育机会平等的过程中,一些拥有特殊资源和背景的人似乎更容易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使得教育竞赛不再单纯是个人能力与努力的比拼,而掺杂了家庭背景、人脉资源等复杂因素,进一步加剧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以及大众对教育公平性的担忧。
法国数学家布迪厄曾指出,现代教育虽以弥合出身不平等为原则,但其结果却是不平等的再生产。当教育成为机会平等的角逐场,为保证机会分配的形式公平而确立的标准,却往往成为不平等滋生的温床。这便是当下社会教育焦虑的根源所在,人们在追求机会平等的过程中,忘却了平等的真正内涵是起点平等而非结果平等。
教育的本来意义在于 “教法成人”,学习知识是为了满足求知欲,从而塑造完整独立的人格。然而,在 “不能输在起跑线” 这一结果平等理念的误导下,教育逐渐偏离了其初衷。我们过度关注外在的标签,如证书、是否就读重点大学等,却忽视了人内心深处真正的兴趣与热爱。
在这场教育锦标赛中,最令人担忧的并非是起跑线的落后或偶尔的失败,而是那些一路获胜的竞争者。因为他们在长期的胜利中,往往难以适应失败,承受失败带来的后果。教育本应承担起弥补天然不平等的重任,却在追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离 “教化成人” 的本质渐行渐远。
面对当前的教育困境与焦虑,我们迫切需要做出改变。在制度与标准层面,应重新审视教育政策与资源分配机制,确保教育回归权利平等与起点平等的轨道,减少因机会平等的形式主义而导致的不平等再生产。同时,作为个体,我们也需要重新找回平等的真正含义,不再盲目跟风,不被外界的焦虑所裹挟,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与兴趣爱好,让教育回归其激发求知欲、塑造完整人格的本质。
只有当教育回归其应有的本质,我们才能打破当前 “锦标赛社会” 的僵局,构建一个真正以人为本、注重个体成长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教育生态。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教育不再是一场残酷的淘汰赛,而是一段充满探索、发现与成长的美好旅程,为每个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而健康的基础,也为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