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人,有点小才华,读书也不差,能在八十年代上大学的,在当时都是人尖子,那个时候的大学生,是一个就算一个,真正的“天之娇子”,能读完高中的本来就不多,读完了参加高考,几十个选一个。
这样说来,都是人选人,选出来的,后来的人生怎么也不会差嘛。
很多事,我们猜到开始,猜不到结尾。
因为家中小孩众多,当初为了谁去读书谁去找活儿挣钱,很难决定,最后用了个貌似公平的办法,抓阄,男孩儿读一个,女孩儿读一个,其余的男孩儿去找活儿,女孩儿在家带最小的弟弟和妹妹。
于是,这个人,我们姑且叫他泉叔,抓到了去读书的阄,为什么说这个办法貌似公平,因为抓到阄的不见得是最能读好书的,幸好,泉叔也不算读书最差的。
泉叔在大学里表现和成绩都不错,那个时候兴分配,本来泉叔完全可以分配到省城,而且大学里一个教授很喜欢他,还想撮合他与自己的女儿。
泉叔人很善良,太善良,到什么地位,因为读了书,他内心总觉得愧疚,觉得不行啊,我得回去照顾我老爹老妈,我那些兄弟姊妹们不容易,我得回去帮他们一把.
于是申请回到自己老家一个小县城,哟,那个时候一个大学生可金贵了,回来就当工程师,泉叔又是电子线路技术专业出身,很受欢迎,好多大姑娘小媳妇儿的都盯上他,要么想自己嫁要么想介绍自家亲戚妹子的给他。
可是泉叔几句话,没人来找他了。
泉叔说我要供养我爸妈。
好,其实这个没问题,那个时候谁不是和公公婆婆在一起,不兴过什么小家。
泉叔说,我最小的弟弟妹妹读书,我得供他们。
有点犹豫了,不过那个时候一个高工,工资很高的,比如说举个例吧,当时教师一个月工资20元多点,公务员高点也不过三四十元吧,一个工程师可以拿一百多的工资。
所以说,知道八十年代能成为万元户的有多厉害了吧。
泉叔工资高,供一二个弟弟妹妹读书,也不是多大问题,还是有姑娘愿意嫁。
泉叔最后一句话彻底把人轰退了,我爸妈老了想土葬,得找个在农村能分到宅基地的人家。
最后,泉叔娶了个农村的女人,爹妈都在农村送了终。
这个农村女人,姑且叫她阿惠,目不识丁,大字都认不到几个,不能说人很好也不能说不贤惠,反正就那样,两个人也没什么共同语言,平时也不交流,倒也生了三个女儿。
阿惠在农村种地,有时候会走两个小时的山路到县城来,有时候泉叔休息会回去。
也不怎么争吵,应该是吵也吵不起来,鸡同鸭讲,反正现在泉叔退休了,两个人一起摆了烟摊子过日子,对了,泉叔那个厂十多年前就垮掉了,那一阵儿垮掉了一大批,泉叔这个不是特例。
三个女儿,从小跟到妈妈,上小学了,跟到教书的姑姑,对,就是那个泉叔供她读书的那个最小的妹妹。
三个女儿,都不是读书的料,如果有基因一说,那可能都随了母。
大女儿初中毕业顶替了父亲的工作。
三女儿是三猴子,坐不住,好歹拖完了初中学业,怎么也不去上学,托关系进了父亲的厂,怎么说泉叔也曾经是厂里的技术骨干,这点关系还是能照顾的,只是可惜,厂自己的寿命都不长。
二女儿最优秀,长得也最像泉叔,从小到大都是校花级人物,也最受父亲宠爱。
不过成绩也不是太好,勉强考到了遥远的丹东读了个大专,与外省的男人谈了恋爱,被泉叔坚决反对,棒打了鸳鸯。
毕业后还是被喊回了老家,刚到县电视台工作,莫名其妙的猝死在未婚夫的家里,这是另外一个悲伤的故事。
二女儿的死给了老父亲致命的打击,看着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老下去,头发也全白了。
原来,人的情绪到了极致悲痛的时候,真的是可以像伍子胥那样“一夜白头的”。
我曾经问过泉叔,当年你怎么没想过,留在省城,那样的发展可能与如今完全不同的。
泉叔说,我不能只考虑自己啊,孝亲抚妹,是我做人的底线,一个人不想到自己的亲人,不供养自己的父母,不照顾未成年的弟妹,与禽兽有什么区别啊。
可是,你可以在省城留下,然后将父母弟妹接过去啊,省城生存虽不容易,但总归待遇条件机遇也会好得多啊。
泉叔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年轻人啊,别想当然,以我当时的根基,那能那么容易就在省城立足啊,而且老家人亲老家水甜,我们那个时候的学生都是哪儿来的就想回到哪儿去。
不,泉叔,你那个最好的朋友不是就留下来了吗,还娶了那个教授的女儿,现在也成了电视上经常露脸的人物了,你如果当时~~~~
泉叔一笑,各人有各人的命,我出生的时候,批八字人家就说我不能背井离乡,当年读大学离开家都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应该让大哥去读,他的成绩一直比我好。
我突然不知道说什么了,有很多事情是很无奈的,比如一个长辈固有的对生活的理念,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和别人聊,没有清醒的认知和坚定的信念,我们都会搞不清楚谁是谁非。
“好多事情总是后来才看清楚 然而我已经找不到来时的路 好多事情当时一点也不觉得苦 就算是苦我想我也不会在乎”
经常有朋友感叹,现在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总觉得风景在别处,别人的生活总是鲜花簇锦,而自己的则是千疮百孔。
真让他放弃,去追求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又纠结不已,舍不得放不下。
纠结,就是有舍弃不下去的东西,有些事情不是说你下定决心,凭着一腔热血一口热气,就能保证明天一定会美好。
纠结是每个人的心牢导致的,而这心牢是自己一步一步锻造的,偶尔心牢还有可能会保你不受外界风雨侵扰,“管他风吹雨打,我自闲庭信步。”
只不过这样的安逸闲适是短暂的偏安一隅,还是一辈子的幸运,终归不由自己控制。
终究一辈子太长,谁也不能保证明天会是怎么样的。
我给他们讲泉叔的故事,自己去体会吧。
由心而论,纠结的时候不要忙着做决定,想想你自己本心最看重的是什么,别去左顾右盼,真正幸福的人都是一意孤行的。
有人会问,泉叔的故事是真实的吗?
泉叔最小的妹妹,就是我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