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等待

周杰伦说:“外婆她的期待,慢慢变成无奈,大人们始终不明白,她要的是陪伴,而不是六百块。”

外婆自己一个人生活已经12年了,每次想起外婆,总是这样一幅场景:外婆坐在那张老式的八仙桌前,慢悠悠的喝着那泛黄的茶,看着里面的茶叶梗的大小长短,如果茶叶梗走的比较匆忙,她会念叨着“小雪要来了”。然后走到门前的高台上,向远处张望,望着那条唯一通往大山之外的路。

自从上了大学后,一直是每年寒暑假回家,去看望姥姥也是每年两次,上午十二点左右到,下午三、四点钟回去,算一算也就是每年六七个小时的时间,可以说一年的365天几乎天天都是外婆的等待。

那条小路不宽,却是通往外面世界的唯一的小路。小时候,那条路承载着我们兄弟姐妹五个孩子童年的回忆,后来啊,我们一个个走的越来越远,貌似我是走的最远的,也是最不安稳的。我喜欢新鲜感,不喜欢被束缚。于是,那条小路慢慢的变成了外婆一年又一年的等待。大姐是最先离开家的,每年能回去一次,待一两个小时也就不错了;表哥初中毕业就离开了老家,一年回去两三次,每次不超过半个小时;二姐是外婆一手带大的,二姐前年结婚了,很少有空回家;我呢,一年两次的频率而已;表弟比我小一岁,也是在外地读书,好在离家不远,回个家四五个小时左右,但是舅舅家和外婆家距离有点远,表弟也不是能时时回家看看。

对我来讲,外婆的家是我童年的回忆。每每花好月圆之时,我都会想家。那是一个简单的小院子,现在有几棵核桃树。

我们总是盼望着长大,盼望着离开家,于是,我离家越来越远,回家越来越难。有时候明明可以回去,还是给自己找各种不回家的接口。我们就这样坚信着来日方长,肆无忌惮的消耗着有限的亲情。我们总是觉得来日方长,我们总是会想,等我有能力的时候,等。。。

毕淑敏在文章《孝心无价》中说:“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可惜人们都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但那个时候我们或许还不知道,银发、皱纹、眼花这些岁月的痕迹,有一天也会悄然降临到自己父母的父母身上,自己的父母身上。

我们跑得越来越快,却没注意到他们越走越慢,我们越来越强的同时,他们也越来越老。

哪天我们猛然回头,才发现他们已老到走不动、看不清、也记不住了。他们一遍遍地教我们,电视里面那个字怎么写。如今,他们一次次地问我们,电视里面写的是什么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躺在床上的老人,粗糙的手里握着老年机,想睡着却又不敢深睡,想着:今天,孙女会不会打电话来?女儿会不会打电话来?不能...
    宁蓝阅读 192评论 0 0
  • 躺在床上的老人,粗糙的手里握着老年机,想睡着却又不敢深睡,想着:今天,孙女会不会打电话来?女儿会不会打电话来?不能...
    宁蓝阅读 304评论 0 1
  • 躺在床上的老人,粗糙的手里握着老年机,想睡着却又不敢深睡,想着:今天,孙女会不会打电话来?女儿会不会打电话来?不能...
    宁蓝阅读 264评论 0 0
  • Susan Athey前两天参加了Quora的公开问答活动,回应了一系列和经济学相关的问题。这里截取一个比较前沿的...
    口口丁阅读 1,283评论 2 47
  • ”老师,我很困惑。重点大学毕业的我,闯荡江湖十年,却没有找到自己心中的想要,现在越做越窝火,越做越迷惑,不知道今后...
    哈佛妈妈亲子园阅读 367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