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吧,武功大的童鞋们!
这个周末注定与武功大的学员无缘,又是一个搬家日。回忆这三年半的军校生活,似乎每年都逃不开搬家。大一从灞桥搬入三桥,大二从军事经济系楼搬入旅部,大三从三楼搬到四楼,大四从四楼搬到六楼。军校就是一个字—拌(搬)。不过这次的“搬”却有着更多的意义:一起生活过三年半的战友被打散到全旅七个连队。自此神秘的旅营连模式正式揭开面纱。所谓“西点模式”也在武功大诞生了,我们成了改革的新一代。
搬家记录领导们的决策总是高屋建瓴,他们用长远眼光看待问题,是为了完成新型军队改革,为了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我们作为一名普通学员却不会考虑那么久远的事情,也没有那么卓绝的意识。我们习惯了现有的一切事物,我们军旅的路人——学员连队干部、相处三年半的战友和宿舍,习惯了每天早上战友播放的“中国之声”,习惯了隔壁战友的动人歌喉“今夜让我们相爱”,习惯了洗漱室的欢声笑语,习惯了大地雷的S造型,习惯了太多太多......那些熟悉的人与事!所以分开会舍不得,会从心里上抗拒、抵触。听到太多同学这两天说心情很down,对打散连队的不舍,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西方有两种文化模式,一种是称作亚普罗式的Apollnian,一种是称作浮士德式的Faustian,前者认为宇宙的安排有一种完善的秩序,这个秩序超于人才的创造,人不过是去接受它,安于其位,维持它;但是人连维持它的力量都没有,天堂遗失了,黄金时代过去了。这是西方的古典精神。现代的文化就是浮士德式的。他们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的克服;没有了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的变化。而习惯就是阻碍最大敌人。因为习惯,我们不愿意去改变,从而让我们变的懒惰,思维随之而被固化,被限制。我们姑且不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大道理。作为一名年青人,本来就应该去尝试,去创造,去不停的追求,更何况是我们军校学员呢。这不仅仅是经验的创造,也是生活意义的创造,不断地克服阻碍与习惯,不断地推陈出新。要得到一个过程,而不是过程的结果。好似今年暑期半个月的周至驻训,其条件之艰苦,生活之不便,众所周知。现在回味起来那却是一段永生难忘的美好记忆,苦与累在回忆里都是充满微笑的。我们看起来不好的、坏的事情也许稍微转变角度就成了好事情,关键就在于你的视角和思维。
今天的搬家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许多感人的瞬间。顺道的同学帮助不认识的同学将东西从一楼搬到六楼,搬入者把搬走者的东西原物送至新住所,掉在地上的东西迅速被捡起物归原位,帮一把,扶一下,照看一会儿,认识不认识的都互相帮助.....整个过程紧张有序,没有发生任何不和谐、不愉快的事情。在新搬入的班级里G同学因为身体有恙不能吹冷风,本来已经安置完毕的W同学主动提出与其换铺,不耐其烦。还有许多类似的微不足道的小事,这些小事就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我相信他们定能成燎原之势,凝聚起团结的力量,构建起和谐的集体!编制调整之前贴吧里流传着这样一个帖子:“大三大四的,带着大二的,欺负大一的.......”可是在今天一整天出公差时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大四、大三的学长冲在前,干在前,他们很好的展现了一个老兵的作风和素质,给低年级的学员做好了表率——传言不攻自破。我相信更多的人性光辉会在新的集体发光发亮。这样一变,似乎这次的编制调整,大搬家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相互帮扶你是亚普罗式的固守习惯等待被淘汰而消亡,还是浮士德式的迎接挑战,获取新生?生存或毁灭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选择如何度过,怎样走好这个过程!多年后,我们回忆起武功大,回忆起那些逃不了的“搬家”,脸上应该也会洋溢起无比灿烂的笑容吧!一切过去,皆为序幕。就让我们在新的连队乘着改革的东风扬帆启航,开启军旅生涯新的篇章。就像久违的阳光终于划破尘封的乌云一样,今天的阳光就是一个很好的预兆。无悔的青春在于奋斗,在于挑战,在于创造。奔跑吧,武功大的战友们!迎接你们的是美好的明天!Go Go Go!Running Men!
From:啊 Ben
于三桥
2015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