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是中学的政治课本刚开始涉及未成年人保护,我那时在想,16岁,18岁,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和后一天有什么不同?难道在生日当天会顿悟什么了不得的道理,然后就突然变得可以承担起责任来?
等我16岁、18岁的那一天,真的意识到那不过是跟往常都相同的一天,而世界却已经将我视为“踩过那个槛”的那一类人了。
这就是仪式感。为了这个仪式,我们吃蛋糕,按照学校的“传统”,男生要被伙伴们簇拥到旗杆下(此处省略细节),女生也免不了被扔进小水塘,那天我们绝不会生气,那个仪式甚至会让我们对18岁的生日终生难忘,而我们需要这种难忘。
过节也是一样,我看着今天的日升月落,与明天的没有什么区别,今天我的脑袋里想的事,明天照样想不出来答案,但人类发明了历法,我们采用了公元纪年,今天是数不尽的年头里普通的一年,恰恰是这一年的最后一天,于是我们相互祝福,道别昨天,希冀明天。
其实道别我们每天都在做,愿望也每天都在许,只不过心怀感恩的道别少,追悔莫及的道别多;认真履行的愿望少,说来听听的愿望多。
有一次朋友请我帮他写一个元旦晚会的主持词,我在其中一段写的大概意思是,烟花吵闹,锣鼓俗气,唯有此刻彼此心里的温暖才是真的。
朋友对我说,“你写的这个我是喜欢的,可是这样说不行啊。”后来定稿的主持词,有花有歌,有烟火有祝福,热闹无比,这就是人们需要的仪式感,不配合的人被定为“煞风景”,其实不如说是“煞仪式”。
节日是仪式,生日是仪式,甚至是练字时点上一支香,也是一种仪式。某网站的广告说“护肤需要一点仪式感”,我点进去一看,无非是说要趁着年轻早用眼霜罢了;我几次约朋友去看电影,其实是更想吃爆米花,明明每天路过电影院都可以只买爆米花,不看电影,但偏偏觉得不看电影就是不适合吃爆米花。
仪式感不是浪漫,也不是没事找事。新年如果我有什么要祝福各位,不是升官发财,麻将赢钱,不是游戏超神,抽到SSR,不是幸福美满,我只想祝福你身边的家人、朋友、恋人,是跟你仪式感观念相符的人。
在你觉得圣诞节很棒的时候,他不会说:我才不喜欢这种洋鬼子的节。
在你对结婚纪念日满怀期待的时候,他不会完全都想不起来这么一回事。
在你倒几趟车就想吃那家店里的那顿饭的时候,他不会觉得你无聊至极。
在你想吃爆米花的时候,有人陪你看电影,哪怕电影一点也不好看,爆米花也不过如此而已。
但一定要记住的是,不喜欢过节没有错,对纪念日没有感觉也怪不得谁,不喜欢看电影,不理解你的习惯,没关系,一点问题都没有!
只要“粗心”配“不介意”,“排外”对“传统”,“结果主义”对“万事求方便”,完全没问题!
然而,仪式感强的人,与上述几类人相处,你会觉得他不解风情,他会觉得你没事找事、难伺候,就是这样。
仪式感和消费观契合的人,相处起来不会有太大问题。仔细想来,你的好朋友就算性格跟你大不相同,仪式感 和 消费观却必然相似。
过完这几个小时,就是新一年。祝你身边都是和你仪式感一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