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现在的幸福安定的生活,让我想起那段残忍的红色记忆,想起了最危险的地方,有着先辈们的足迹——倪家营。
学校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 ,过长征的精神,决定带我们去研学旅。
一大早,我们便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早早在学校操场集合。尽管今天老天爷不给面子,满天乌云,却影响不了我们的心情。我们用脸上幸福明媚的笑容,照亮了阴沉的天,照亮了我们彼此的心。集合完毕后,望着那一辆辆等待已久的大巴车,蓄势待发。随着授旗仪式的完毕,我们登上大巴车,正式开始了我们的研学旅行。
“滴——滴滴——”伴随着大巴车的喇叭声,我们来到了我们此次研学旅的第一站——临泽县烈士陵园。踏入烈士陵园的那一刻,是我一生中最庄严的时刻。我们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那矗力在烈士陵园中央,深深的刻“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战士永垂不朽”15个金黄大字的纪念碑。在纪念碑下学生代表进行了演讲,与我们一起重温了烈士们的英雄事迹。在这里有许多英雄,听着他们英雄的事迹,我心头猛的一震,在他们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是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中国子孙后代的安稳生活,顽强抵抗敌人,牺牲了自己的身命。
听完英雄事迹后,我们全体师生为烈士默哀并鞠躬,缅怀革命先烈,并让学生代表为烈士献上了鲜花。
最后我们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我们边参观,讲解员边给我们讲革命英雄的事迹,我们也拿出本子和笔做笔记,不知不觉的已经到了我们返回的时间,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烈士陵墓。
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烈士陵墓,上车,向着第二站——梨园口,继续前进。
到了梨园口,一座高大的丰碑,便映入了我们的眼帘,1936年12月30日,红西路军入驻临泽,这里宣传策划抗战,建立革命老区,创建苏维埃政党。西路军官兵进军于蓼泉、李家墩子、倪家营子、三道柳沟、梨园口等地,亲身经历了攻击、防御力、东返西征、不断突出重围,与国民政府马步芳部开展了最惨忍、最悲痛的之战,歼敌亿元人。“万里悲痛尘事血融碧波粼粼弱水远,百折卓著横纵魂化冰雪皓皓祁连高。”红西路军在临泽写出了勇敢悲痛的历史,也在这里片农田造就了鼓励后代的不朽丰碑。我们在这里也举行了庄严的献花仪式。
接着我们前往下一站汪家墩。
汪家墩红军战斗旧址位于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镇汪家墩村,为红西路军与国民党军在临泽倪家营子一带作战时最为北突的前沿阵地。1937年1月初至2月27日,红西路军曾三次进驻倪家营子,并在2月1日第二次进驻后,与国民党军在此进行了长达数十天的拼死激战。作为红西路军血战倪家营子的标志物,汪家墩坐北朝南, 基本为正方形,夯土结构,宽11 米,东西两边底长11 米,高5.5 米,底基厚3 米。墩体四周现仍有射击孔12个,外有高约1.7 米的护墙及宽约4米的外壕沟。我们在这里与这个在战争年代,与我们的先烈们一起并肩作战的这个地方参观,我的内心油然发出一种快乐,一种悲伤,一种感慨,快乐:我们能在这个年代快乐的成长;悲伤:为了让我们能快乐的成长,先烈们用他们的生命来创造当下的幸福条件;感慨:既然先烈们都用他们的生命来创造,我们不是应该更努力学习,将来以后报答祖国吗?
我们在汪家墩纪念馆里听了一位叔叔的演讲那位叔叔虽然不是非常规范的普通话,但却把故事讲的栩栩如生,我以为这位叔叔是一位专业的讲解员,直到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位叔叔只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伯伯,之所以他们讲的那样流利,栩栩如生是因为他有一颗活到老,学到老的心。听完这位叔叔的演讲后,我们开始吃“红军饭”虽然说是红军饭,但还是有面有汤,还很好吃,我知道这不是真正的“红军饭”以前红军们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有一顿没一顿日子真的让人难以启齿。
我们吃完饭回到学校继续上课,但是我还在想如果没有共产党员们,我们现在的生活还是会这么幸福吗?如果没有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我们还能坐在这么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吗?答案是不能所以我们要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长大用自己的学识报答祖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一起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