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者封国于天下,尚者以耳之所闻,近者以目之所见,以攻战亡者,不可胜数。”何以知其然也?东方有莒之国者,其为国甚小,间于大国之间,不敬事于大……虽北者且、不一著何,其所以亡于燕代、胡貊之间者,亦以攻战也。是故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情欲得而恶失,欲安而恶危,故当攻战,而不可不非。”
提前赶到班上,在办公室里先读书学习并把自己的心得体会敲敲打打在键盘上。
古代分封天下诸侯国的时候,年代再过久远的也主要是通过耳目所听所闻,年代近些的则是可以通过亲眼所见,那些因为进攻他国而亡国的,多得数都数不过来。”我们是怎样知道这样局面的呢?在原来的东方有个莒国,这哥国家很小不说,处于(齐、越)两个大国之间,而且还不以礼尊敬两个大国,人家两个大国也不怎么待见它,于是后来一边是东面的越国来侵削他的地域疆土,另一边它西面的齐国也渐渐兼并并占有了它。
我们思考这个莒国被齐、越两国所灭亡的原因,就分明是由于好战。即使是后来南方的陈国、蔡国,它们被吴、越两国灭亡的原因,也是推行好战政令的缘故。即使是再后来北方的且国、不一著何国,它们被燕代、胡貉灭亡了,也更是好攻战的缘故。所以墨子先生说的是:“过去的的王公大臣们如果真想拥有天下而不愿意失去,真想国家社会安定而不混乱不堪,那么面对攻战政令等这一类事情,是不能不坚决反对执行的。”
纵观我们学过的古今中外历史,大国灭亡大都毁在积极发动或参与热战,同理“欲让其亡先令其狂”做人做事也是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