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时这样吧
早上早起去楼下花园散步,站桩,做了脉动,感受到身体越来越舒展,一股暖流从头到脚流下,整个脚都热乎乎暖洋洋的,很舒服。
之前到楼下散步想做脉动的时候,总想找一个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怕别人看到我会感到奇怪,今天就很想找一个自己觉得舒服的地方,至于别人,爱看就看吧,我做我的运动,也不碍别人什么事,于是就放肆地做脉动。
我把这一年定义为“练习爱自己之年”,以前的那些岁月,在乎别人的想法,为别人而活,压抑自己,忽略自己,已经够了,这一年开始,只做自己开心的事,只想好好爱自己。
5月份的私塾班,有个小小的念头,想要在端午节回家的时候,跟父母做一个对话,想知道在我小的时候他们是如何对待我的?我们是如何生活的?也想确认他们到底爱不爱我。带着很多问题和期待,端午节我们一家三口加上弟弟一起回了家。
老爸是很期盼我们回家的,过节之前就发了好几次信息,询问我们是否回去,开始的时候我说不确定,老爸还有些失落,后来弟弟说也想回去,老爸在微信群里说:“孩儿们,回来吧,想你们了。”看到这条信息,我感受到老爸真的是老了,也开始表达自己的思念了,以前从来不会说这种话,还有什么理由不回去呢?我当即就说我们回去。
回到家,依然按照旧有的模式进行的,老爸总是喜欢找来一些朋友或者亲戚来家里吃饭,一起迎接我们回家,好像很少是只有我们一家人的时候,每次回家的第一顿饭都是有别人在场,大家一起吃吃喝喝,可能老爸觉得这样比较热闹比较隆重吧。所以第一顿饭不太适合讨论那些话题,就没有进行。第二天就是端午节了,我理想中的情景是早上早点起来大家可以一起去爬山,登高望远,欢度佳节,现实的情况是只有爸妈和我早起了,那三个人根本起不来,我邀请爸妈一起去爬山,他们不想去,于是我就跟闺蜜两个人去了,我们两个人玩的很开心。想到我从小到大,陪伴我的都是我的朋友,很少是我的家人,我跟朋友之间可以无话不说,跟家人之间却无话可说。这就是熟悉的模式吧,很难改变。
过节的中午一起去了大爷家吃饭,晚上回到家,老爸就出去玩了没回来,弟弟也出去跟同学吃饭了,只有我们三口人跟老妈在家吃饭。我想这是个好机会可以聊聊天了,于是我引发了一个话题,我问我妈三岁之前是谁在照顾我?之所以问三岁之前是因为我三岁的时候弟弟出生了,按照我妈过去的说法,在这个重男轻女的家里,我弟的出生拯救了我和我妈,否则我们在这个家里一点地位都没有。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我妈说我出生的时候爷爷奶奶都没来看我一眼,而她白天还要上班,我脑海里经常有个景象就是一个小小的我大概也就几个月大,一个人躺在炕上,无人问津,所以我总是感觉到被忽略,我不重要,我的需求不重要,因为没有人回应。我问了这个问题之后,并没有得到什么答案,而是引发了我妈更大的抱怨,她又开始了对所有人的控诉,爷爷奶奶如何对她不好,爸爸如何对她不好,姑姑们如何对她不好……讲了无数次的故事又讲了一次,我和老公一时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安慰的话已经说过无数次了,只好听她讲完,然后结束了这顿饭。
晚上睡觉前,老公问我怎么突然问妈这个问题,他的意思是难道你不知道这个问题会引发妈的抱怨吗?我说我想求证一些事情,老公说你想求证什么呢?你又能求证出来什么呢?问老妈,老妈只能还是用她的视角来控诉爷爷奶奶和你爸对你不好,问老爸,他也不可能承认自己曾经对你不好,有什么意义呢?
是啊,我想求证什么呢?寻找他们对我不好的证据?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冷静地想了想,其实爸妈对我也没有不好,我相信他们是爱我的,只不过在他们这个年代,在整体重男轻女的氛围下,在他们XP的思想里,他们只能也只会这么做,他们在精神上和心灵上没有给我更多的爱,但是他们在物质上给了我爱,没有让我缺吃少穿的,可以相对富足地长大,他们也会想念我惦记我,他们也会祝福我过得幸福,只是他们不会表达心中的爱,这就是他们,我的父母,这就是他们本来的样子。我想就这样吧,这也就够了吧,他们也没有被温柔地对待过,也没有被好好地爱过,这也不怪他们。不管他们在我小的时候爱不爱我,不管他们现在是不是对弟弟的爱比对我多一些,这些都无所谓了,我不再求了,我会好好爱我自己,做我自己的父母,关照我的内心、我的感受,我爱我自己。
我决定就让一切暂时这样吧,我接受自己暂时没有办法把这个问题沟通下去,接受我的父母不会表达爱,接受或许他们在我的小时候曾经嫌弃过我,接受他们更爱我弟,这一切全都接受,这就是现在的样子,我与这样的状态同在,不同的是,我会更爱我自己,让自己过得开心,不会再为了孝顺而孝顺,为了回家而回家,我可以去任何我想去的地方,可以用我想要的方式去过任何一个节日。
我爱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