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06
物质、情感、精神的路径
——小城散漫表达系列之“路径”
火山
白岩松以其犀利睿智的眼光洞察着世事,事实我们在一些地方会越来越有共识,特别是公共基础与部分的特立独行。对一项职业的喜欢,白岩松提到有三个相应的层次。当然他也提到以前对短跑的习惯,以及现在对长跑的感悟。多少公里的瓶颈已经成为常识。
对于自己成为体制内的受益者,这个不是没有必然的。除了基础教育的基本需求之外,我们也需要相对地稳定下来,将科学的力量传递下去。当初求学或者只是好奇,现在倒是将它作为一种间接的手段。只是这个间接手段的好处,要延长到我们几乎认识不到的地方。一时的感觉反应,和冷峻理性的看待,这样的变幻让我们也难以适应。
有时也感叹一些程序的存在,有时也感叹一些突发事件的发生,我们也是无能为力,让其发生到一个点上,让后衍生其它的后果。这种连锁的反应,要么急骤,要么绵长。对于耐性的绵长,我们是忽略的多,急骤的解决本领看起来是那么的受欢迎,可是经历了时间的考验,我们发觉很多的急骤都是应该消失的。难道这是突变改进的理由?现在的人讲究安全和稳定,而我也对这样的要求一直有自己的看法。
读书期间有些养成的思维习惯,我是不会轻易丢掉的。特别是有一个学生问我,为什么一些题目,我一看就知道在书的多少页?其实,读书期间我喜欢用题目来带动我去查阅书,并且尝试去理解,这样有一点应用去学习,会保持自己的兴趣和注意力。当初,看到韩国片《大长今》,长今对医学书籍的学习以及医术的运用也是这样。虽然不免战战兢兢,但是毕竟能够逐渐突破,建立自己的经验手法和交流方式。
项目的包装和一些刻意的管理,并不能完全代替个体对一些东西的探索和兴致,当我们依然保留这种能力的时候,我们可以随时掌握自己的心向和现实的走向。可以说,和很多人无关,但是和不少有缘人我们还是有关的。只不过这种有关,非常间接,甚至埋藏到深处都可以。
没有一定的慧根和智慧,我相信:人依然不容易走到一块,相对的保持一定安全距离,我们才有现实的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