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奈尔笔记法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博士Dr. Walter Pauk研发的,广泛适用于课堂记录、读书笔记、培训学习、会议记录等等,可以帮助我们在课堂内快速记录上课要点,课后快速归纳关键词,最后回看笔记,总结思路。
一、什么是康奈尔笔记?
康奈尔笔记法的用法十分简单,任何一种笔记本都适用,甚至一张白纸都可以。首先,在你的笔记本上画两条线:
一条纵线(左窄右宽,比例大概为1:2);
一条横线(上宽下窄,比例大概为3:1)。
(如下图)
这样笔记本就变成三个部分了:右侧记录栏,左侧线索栏,下侧总结栏。接着,我们就可以开始记笔记了。
那么每一栏分别要记录一些什么内容呢?其实,康奈尔笔记法又称5R笔记法,包括:
①记录(Record) ②简化(Reduce)
③背诵(Recite) ④思考(Reflect)
⑤复习(Review)
1)右侧记录区域:
1R——右边最大的部分是用于记录:书中的核心观点,反复出现的重点,你觉得重要的、有用的,但要写得简化一点,不然也写不下对吧?
2)左边线索区域:
2R——左边主要记录:关键词,就是对右边的记录做总结,跟思维导图里面的关键词是一样的。还有你联想到的灵感,或者疑问……
3R——复述:就是用你自己的话去复述书中主要的内容,如果忘了就可以看右边的记录。
3)底部总结区域:
4R——思考:对上面内容的做一个总结,你有什么感觉?有什么新想法……
或者记录一些重要的公式、图表……
5R——复习:你可以问自己,如果我想把这个知识点教给别人,我该怎么说?教会别人,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二、如何使用康奈尔笔记?
第一步:在记录区快速记下要点。
首先,在上课、看书、听讲座的时候,只用这块最大面积的区域记笔记。笔记内容包括:老师在黑板上写的东西、幻灯片里的重点内容等。
注意:不要逐字逐句地记录老师的话,也不要大段地摘抄课本。尽你所能地精炼语言,并且用一些常用的符号来批注。比如,用五角星来代表最重要的内容,用问号来表示课后需要查找核实的内容。
第二步:在线索区归纳出关键词。
下课之后,要尽快从笔记本右边区域提炼出关键词或者要点。把这些浓缩后的精华部分记在左边的区域。花上一些时间来复习这些内容,这将大大加强学习效果。
注意:这项工作要在课后的48小时内尽快进行,一方面趁着余留的记忆,快速提炼提纲,另一方面也是加深对知识的二次吸收。可以使用图表、图形、关键字的形式。
第三步:在总结区用语言输出思考或疑问。
每天利用睡前或早起的十分钟去反思,反思时主动盖住记录区的内容,凭借线索区的关键词或图表,去回忆课堂上的学习内容。然后在底部的总结区,写出自己的想法、思考或疑问。
三、康奈尔笔记提升学习效果的原理
康奈尔笔记法之所以被公认为是最高效的笔记法,是因为每个步骤都符合科学的学习原理。
第一步在课堂内迅速记录上课要点,使用的学习策略是搭建知识和信息架构。
第二步课后自己归纳关键词,并于48小时内检索复习。这一过程是通过自己的文字再次输出所学内容,可以检测出自己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
第三步总结思路和启发,关联以前所学,记录疑问,本质上是一种间隔性练习和自测,使用的学习策略是复盘知识组块和架构,成为拓展学习的一部分。
现代脑科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很难记忆那些零碎的知识和信息,但是,如果我们把它们关联起来,理解就会更深刻,记忆会更牢固,认知也会更立体和全面。由此可见,康奈尔笔记法可以提升知识在大脑中的留存率,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