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渡人》是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的作品,这个故事,有点惊悚,有点恐惧,但更多的是温暖,用爱和救赎编织的温暖。
它的封面,是一叶小舟在一望无际的湖中漂浮, 舟上一人顶着箬笠,手握船桨,湖底漆黑,暗藏汹涌。天空中乌云密布,却有一缕缕光线透过乌云,洒在湖面上,这仿佛是主人公迪伦的内心写照。
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我想:是不是每个人的存在,都是因为有人需要呢。所以,当我们失去某个人的时候,才会陷入深重的悲伤?因为,她们的离去,让我们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这个人,我们愿意为之翻山越岭、跋山涉水。
迪伦是一个15岁的女学生,支离破碎的单亲家庭,母亲的琐碎唠叨、好友的突然转学、一帮只会嘲讽她的同学,以及脑海中一闪而过的荒诞梦境……,让她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压抑窒息到无法呼吸,让她的世界一地鸡毛。
她想做出改变,如果人生被抹成一片灰色,为什么不能自己给它涂上五彩缤纷的色彩呢? 因为父亲的邀请,她决定去找父亲。但天不遂人愿,火车脱轨,她成了唯一的遇难者。她死了,可是,她并不知道。
当她从漆黑的火车里爬出来的时候,遇到了崔斯坦,也是她的摆渡人,他负责把她带过荒原,到达另外一个安全的地方。什么是摆渡人?崔斯坦说:我引导灵魂穿过荒原,保护他们免遭恶魔毒手。我告诉他们真相,然后把他们送到他们要去的地方。
荒原是什么,荒原就是我们自己。迪伦穿越的那座荒原,有恶魔,有糟糕的天气,有沼泽,有怪物。荒原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迪伦内心长期缺乏爱而滋生的荒芜感、无力感,可怕的沼泽、破烂的安全屋,这些,都是迪伦千疮百孔的内心的写照。她的内心,成为她要走的路。
人生的荒原随处可见!当我们身处逆境时,会觉得天空都在哭泣,荒原的风景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内心的景象。你哭泣,天空便因你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你欢笑,身边就是艳阳高照,一片祥和。真正的荒原就是我们逐渐枯萎的灵魂!
白天,她们艰难地行走,晚上,在简陋的安全屋休息。她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遇到恶魔的时候,他会帮她突出重围。崔斯坦一次次营救她,照顾她,在这段艰辛的旅途中,她们相互温暖,爱上了对方。但是,作为摆渡人,他无法再陪她走下去。于是,他欺骗了她,答应了陪她走下去,却消失在了她的视线之外,跨过那条地平线,就不见了。
她不能放弃这段恋情,所以,勇敢地挑战规则。她想带他返回人世,摆脱那年复一年的摆渡人的宿命。为此,她愿意冒魂飞魄散的危险,返回荒原,去寻找只属于她的崔斯坦。她不顾别人的劝说,毅然打开了回到荒原的大门。她说服他再次走过荒原,回到原点。从原点出发,最终回到原点,让这部小说有了完美的结局。
看到结尾的时候,眼泪不受控制地落下来。简简单单的几句对白,却有大难不死之后的云淡风轻。
他开始朝她的方向缓缓走来。就要走到她跟前时,他冲她一笑。
“嗨。”他喃喃地说,伸出一只手轻柔地拍了拍迪伦身上的毯子。他的手指顺着她身体一侧慢慢划过,最后紧紧抓住了她的手。
“嗨。”她也轻声回了一句,嘴唇颤抖着露出了微笑。“原来你在这里。”
“我在这里。”
在两个人战胜各种困难后,滋生出难以割舍的爱情,她们拯救了彼此。她用爱的坚持,为自己推开了一扇幸福之门,也将崔斯坦引渡到一个崭新的世界。多么温暖啊!
书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周围的一切都纷乱不堪,危机四伏,她几乎丧失了自己的一切,可偏偏就在这里,她却突然感觉到了……圆满,这怎么可能呢?他们之间的沉默像一堵完全穿不透的砖墙。这些念头在她的意识深处寻衅滋事,相互打斗,挣扎着要钻出来,要求得到她的倾听。
现实生活中,我们似乎一直都在受一些条条框框的约束,害怕完成不了一些事,于是干脆不做。可是迪伦只凭借自己和崔斯坦的力量,就走出了看似永远走不出去的荒原。
其实,世间的事不过如此,只有去做了,才会知道可以有不同的结果。我们终会自我救赎,走到阳光满怀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