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正讲得起劲呢,就看到一团纸从北排向南越过两名同学,在空中划了个弧线,落到了骞同学的桌面上。追随纸团飞来的方向,看到了瑜同学气呼呼地在默默流泪。下周要去实践基地待一周,上午刚迎接完区里的检查,这段时间的课程可谓非常紧张。问了句瑜同学,她的问题是我现在停下课来,帮她解决呢,还是调整状态先听讲,下课后再解决,她说自己可以解决。听到这话,我也觉得问题不大,就继续讲课了,下课后,第一时间了解了事情的原委。
瑜同学的好朋友下课坐到了瑜同学的旁边——也就是她同桌的位子上。然后把桌洞里的一张数学试卷给当作废纸,搓成了纸团。接下来,递到了瑜同学的手里,她也顺势揉搓了一下,同桌回来后,发现了这个状况,并且周围的同学也证明是瑜同学干的。这下,惹恼了瑜同学,她开始生气周围同学不公正的对待,和同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并且生气之下,又把同桌刚做完的道法作业撕掉了。问题还没有控制好,就上课了,才有了刚才课堂上的一幕。
当我问起来的时候,瑜同学还是一副受害者的样子,显得特别生气,我说,请你自己说一说你们两个的矛盾是怎么回事儿?并且你自己评价一下,谁做的不对。当给了她表达的主动权的时候,她竟然也能冷静地说出,是她做错了,并且最先错的是自己的好朋友。第二是自己,同桌是无辜的。
终于知道她为什么情绪激动了,是因为周围的同学加上同桌不问青红皂白地指责,让她很委屈,因为她始终觉得“罪魁祸首“”是自己的好朋友,自己顶多算个“从犯”。所以,面对指责,她不但不服气,还觉得同学们故意针对她,连最后的那点儿愧疚感也荡然无存。
瑜同学也给我上了一课,对待任何生命都要尊重,尊重对方表达的权利,尊重事实的真相,而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主持所谓的正义。有时候耐心倾听一个看似做错事的孩子的解释,也许你得到的比想要的还会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