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上司问你:“你觉得这个问题可以怎么处理呢?你觉得自己有什么方面需要提高呢?”
请问你的内心是怎样的?
“我真的不知道,你说我做,最简单。
你是老板,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呗,我说的又不算数,万一不一样,还得挨批评。
我是来找你求助的,你还问我想怎么样,我要是知道答案,要你干嘛?”
……
当你的上司听到或者感觉到这种回答时,内心是这样的:
“算了,我直接告诉你好了,简单直接,我还省力呢。
培养下属真难,我要怎么启发他们自己思考呢?以后在门上贴的条子:带着至少两个解决方案啦见我。
每个人都要我手把手教,什么都该我想,我要累死了。“
我仔细思考了一下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怎么在国外用起来很好的辅导方式,到中国来,就失效了呢?
我回想起了一个细节,在初中的语文课上,读完一篇文章,课后都有若干问题,这时候,语文老师就说,来,我来念,你们来写,做好笔记哦。然后,全班低头开始刷刷刷写字。在我的记忆里,语文课就是写字课,我的课本上都是工工整整的笔记。于是,我在做课后作业的时候,也习惯看完文章就抄答案,因为我思考的结果永远都和答案不一样,我想来有什么用呢?
不知道有多少人的语文是和我一样学的?
在习惯了给答案,习惯了要么对要么错的教学之后,独立思考成了一个笑话。
回到家庭里,从小父母就教我,这个东西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有时候还会抓住我的手来做,作为一个乖乖的小孩,日子倒是过的轻松,不用思考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一切都自有安排,长大之后,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我选择困难了。我喜欢什么,不知道;什么是好看的,不知道;吃什么菜,不知道……我还会排斥那些有想法的人,他们提出各种要求,我称他们为,不随和。
矛盾产生了吧,一方面我们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一方面,不能有自己的想法,有想法会被批判。使我们天生就不具备独立思考和了解自己的能力吗?教育方式中有答案。
昨天读完了《3-6岁孩子的正面管教》,这是一本教会你怎么把正面管教的工具运用到3-6岁孩子身上的书,每种工具都在反复出现,对比一年前读过的《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启发式提问被用在了更多的问题处理中。3-6岁的孩子开始发展独立的个性,很强的自主性,若我们能很好的开发他们的自主性,并引导到合作,这会是一段有趣的经历。
准备过马路的时候,在0-3岁阶段,我会说“危险”,现在我会说“过马路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进门的时候,在0-3岁阶段,我会说“先换鞋,再进门哦。“现在我会说“进门之后第一件事情是做什么呢?”
昨天讲《彩虹色的花》,里面有一只蜥蜴想要一件衣服,我问风风:“你觉得哪种颜色和它最配啊?”风风说是绿色,我问你怎么觉得这个颜色很配呢,他说:“因为蜥蜴是绿色啊。”尽管书里并不是这样讲的,我对他说:“这也是一个好的选择。”
拥有独立自主思考能力的孩子会更快乐,他们看到了自己的能力,看到了自己可以主宰自己的生活,看到了自己是有价值的,一个感觉好的孩子,行为也会好,对于家长而言,这就是轻松快乐的育儿过程。
一个好问题,引发人的思考,提问启发人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件看待生活,练习提问,不仅能能在育儿中使用,在工作中可以用于辅导他人,对自己可以用于成长。
在直接说出答案之前,停顿三秒,想一想,我可以问什么问题来让对方说出答案呢?
2017年,跟着圈妈逼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