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过陕西的朋友一定听说过陕西的“八大怪”,其中有一条是这样说的:“烙馍象锅盖”。这里所说的烙馍就是烙饼,在陕西人们称做锅盔。
锅盔是什么样子呢?锅盔的大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锅盔整体呈圆形,直径尺许,厚1寸,重5斤。料取麦面精粉,压秆和面,浅锅慢火烘烤。 外表斑黄,切口砂白,酥活适口,能久放,便携带。在我们那里烙制锅盔用的锅可不是一般的小锅,而是用来做十几人饭菜的大锅。这样的锅直径约在七八十公分,而且这样的锅上面的锅盖是隆起的,所以说烙好的锅盔就象锅盖一般大小,一般模样。
锅盔的历史悠久,关于锅盔的典故有好几种。其中一种传说是秦朝时候,由于秦国连年征战,秦国军士不能准时做饭,就吃随身携带的干粮,但是干粮容易变质和发硬。于是秦国军士用自己的头盔来烙饼,便于携带,而且不易变质,这就形成今天的锅盔。另一种传说唐代官兵在为武则天修建乾陵时,因工程浩大,民工甚众,非常忙碌,烹食困难几乎没有吃中饭的时间,所以官兵以头盔为炊具来烙面饼。故取名“锅盔”。
锅盔的制作工艺精细,素以“干、酥、白、香”著称西府。做锅盔用的锅一定得用生铁铸成的大锅,做锅盔用的面必须用当年收成以后上好的麦子磨成的面粉,经过发酵后,让面醒过劲儿。然后经过师傅揉、摔、捻、压等多道工序,使面糅合均匀。这时,师傅操起一根鸭蛋粗细的擀面杖,慢慢的把面团擀成一张大饼的模样。下一道工序就应该烙馍了,这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因为火候的大小决定着锅盔的颜色和质地,一般人烙制时候没有掌握好火候,不是没有熟透,就是烙糊了。烧火用的是材料一般也很讲究,正宗的锅盔用当年上好的(麦尖)麦秸,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蒺,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极?”。现在也得改做“烙麦燃麦秸,麦在釜中泣”了。而如今人们大多用煤炭了,所以很难再有纯正的麦香味道。
烙制锅盔是有多年经验的师傅来完成的,手法有:“一转、二翻、三挠”一转,就是锅盔在锅中要不停地转动;二翻,就是烙成一面以后再翻过来烙另一面;三挠。就是锅盔熟的时候挠一挠锅盔,听一听动静,如果发出清脆声音,上面有白色痕迹,那么就可以了,否则就没有熟透。等到快出锅时候,再撒上新鲜的芝麻,然后就可以出锅了。出锅以后的黄里透焦,焦里透黄,咬着酥脆,吃着香甜,不愧有陕西八大怪的美名。
锅盔自唐、宋以来,在西安城多处设有驿店,外地客商东来西往,北上南下,锅盔作为客商的携带干粮已远走他乡。明、清以来,做卖锅盔者遍布县城四周,光绪时期的张聪、刘有学;民国时期的邢呆子、赵乾儿、张广善;解放以来的庞天红、席金卵等,都是做锅盔此行中的能手。
锅盔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外婆给外孙贺弥月赠送礼品,在我们那里小孩子满月时候,外婆都会精心给外孙子烙制锅盔,然后用白线扎上守岁的钱,穿过中间的孔,带在外孙的脖子上。这里面有着对外孙子的最真诚的祝愿吧!
记得小时候,我去塬下上学,每星期都背上一大兜子锅盔,这种味道一直陪伴我度过了多少年,而今身在他乡,越来越怀念这种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