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一场倒春寒突袭厦门,有一种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冰冻感。
清晨开启阳台门,寒风冻雨兜头而来,好像顽皮的孩子躲在门口,时刻准备着吓唬我,一时得手,便得意地发出刷拉拉的笑声。剩下我在原地一边哆哆嗦嗦,一边懊恼不已。
看来外出踏春是无望了,那就索性躲进我的暖房吧。一本书,便能搭起一间心灵暖房,那里四季长春,鲜花盛开,有温柔的风、可爱的云,更有一群有趣的灵魂。
今天读的是名家散文汇总《人间温柔》,第一篇便是毕淑敏老师的文章《复活节岛土著的年龄》。
她分享了在智利复活节岛上遇到一位导游的经历。
这位导游淳朴善良,对本民族的文化发自内心热爱。当看到游客们在拍照时,没有表现出对其祖先应有的尊重,他闷闷不乐,暗暗落泪,甚至想辞职。
一次,他又为此伤心流泪时,也曾做过岛上导游的母亲用自己的经验智慧成功开导了他。
评论区不少读者留言,或赞叹其母亲的智慧,或夸奖导游的真诚,或分享自己的思考,短到一句话,长至洋洋洒洒一大篇,参与度极高,简直热闹非凡。
我细细阅读品味,沉浸其中,继而有感而发,写下以下分享。
看了这段母子的对话以及读者们的留言,我深受启发,在此分享一下自己的思考:
作为游客,理应秉持“祭神如神在”的态度,从心底生发出尊重之情,主动去研习、了解当地文化,切忌盲目跟风。要知道,你不经意间的一言一行,都可能给他人带来重大伤害。
身为导游,则需具备文化自信,拥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阔胸怀。
一方面,游客不远千里奔赴而来,这本身就是对当地文化最大的尊重;另一方面,要相信人心向善,许多所谓“不文明”行为,大多源于文化背景的差异,有些仅仅是将此类拍照当作一种行为艺术或出于游戏心理,并不代表着歧视或践踏。
总之,面对种种文化差异,我们应向内探寻,调整好心态,坚守自我,做到“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
此外,在文化传播方面,导游大可以主动作为。就像读过这篇文章的读者,想必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便不会再有不当行为。
如今,文化传播渠道丰富多元,与其暗自忧虑,不如积极行动起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正确的行为规范和文化理念广而告之。
其实,很多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工作与生活中都是相通的。不要因别人的过错而惩罚自己,换个角度看世界,一切不过是一场因缘际会。
与君共勉。
书香四溢,一室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