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学到与生活有关的事情,也能学到各种知识。孩子不同,学习的速度不同。但是所有孩子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骂人的话学得特别快,这是什么原因呢?
A. 骂人的话容易学
B. 骂人的话有情感
C. 骂人的话短
D. 骂人的话语气突出
有一个具体的场景,有夸张的表情。以上都是符合学习的模式,符合习得的一个规律:它让我耳朵听到的、眼睛看到的,以及现场的感觉特别生动,一下子就刻在大脑里了。
如果把骂人的内容换成我们应该学习的知识该多好啊。在讲解内容的时候,语气突出,再配合手势、眼神、嘴巴,情感到位。这样孩子对当时的学习场景就会历历在目。如此一来,就把骂人这样的事情转换成一个对我们有利的积极事件了。
2. 应对方式
孩子学习骂人这句话的时候,可能只是表达内心的情感激动,但并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所以我们应对的第1步是澄清孩子使用骂人词汇时心里的意思,问问孩子,“你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呀?” 如果孩子说不出来就告诉他,“那么,我的理解是什么什么……而且,多数人听到后都会这样理解。理解你很愤怒,同时以后不愿意与你交往。因为你骂人。你真的是不想让我与你交往吗?”
第二步,告诉孩子骂人确实有使用的正确场所,对象是什么。帮助孩子回忆是在什么地方听到的。并且,找到那个场景帮助孩子理解,当时骂人的人是想要干什么?他的意思是什么?我们应该针对骂人的意思来展开,以及针对特定的场景,特定的对象。
孩子会骂人不是灾难,不会骂才是悲哀,因为不会骂的人缺少一个语言的武器。在对待该骂的人的时候,以及该使用这个武器的场所,他就失去了一个能力,这才是一个灾难。
孩子可以骂人,应该学会的是在什么样的场所,针对什么样的对象。在听到孩子骂人的时候,我会问他:你是针对我吗?如果是针对我,那么我想知道为什么?如果不是针对我,那么请你告诉我你是针对谁?如果你是有理由的,我是允许你骂人的,而且,我会跟你一块骂。
3. 语言游戏
设想一个场景:你在其中,需要骂人。
设想一个动物:通过骂人,取得了胜利。
设想一个方式:你骂人后,觉得错了,并道歉。
4. 应对的智慧
针对现象后面的原因入手,一切示范是为了下一次。
父母面对孩子的各种行为作出的反应是即时反映,即时反应针对的是一个现象,父母还要思考一下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你的反应是一种冲动,还是知道原因后的反应?你的冲动会后悔吗?你的反应模式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冷静的、客观的、理性的思维才是充满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