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终于回应了。25日凌晨发了一篇“天涯犹在,不诉凉薄”的长文。
本来以为他和曹云金之间可以告一段落了。但前一段心中疑惑,被曹云金这么撕不回嘴,这不是老郭的作风啊。
嗯,这回是了!
作为一枚标准的吃瓜群众,听他们俩人的相声,也听他们俩人的故事,但不持立场。所以,在本熊此前两篇文中才说,“江湖上就是大家相互给面子的事,别太计较了”。
曹云金发了六千字长文,老郭这篇肯定不会少于六千。客观地讲,老郭这次没激动。虽然保持着连挖苦带损的一贯笔法,但总体语气是平和的。
而曹云金显然出离愤怒了,并且不讳言这一点。因为他下午紧跟着就回了一篇“我的涵养在愤怒之前已经用完了”,直接说“二十天了,你终于写了一篇新编故事会”。
在新文中,他展示了当年老郭收学费的收据和张文顺先生真正的“听云楼主”印章。对老郭针对自己六千字长文有关论点的反驳进行了反驳。而老郭继续通过在张鹤伦微博后留言的方式说收据上是萝卜刻的章,通过在张文顺女儿的微博后留言的方式说张先生“听云楼主”的章也是假的。两人交手还在继续中。。。
有些事,确实说不清楚。所谓“清官难断家务事”不是嘛,郭曹之间,曾是师徒,现成仇敌,不就是家人反目的意思么?如果撕现在的是非,好说点;说的都是原来的恩怨,谁能说得清啊?
比如前两天皮特和他三个老婆安吉、丽娜、朱莉离婚,上了新闻,皮说皮有理,朱说朱有理。但事实清楚些吧。
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产生无数的“罗生门”。只不过少数的上了新闻,大家知道,绝大多数我辈凡夫俗子的故事是在人世间口口相传,只有当事人和少数相关人知道。
在雪山飞狐中,围绕着闯王的生死、胡苗范田的恩怨,先是宝树和尚、也就是阎基讲了一个版本的故事,后来苗若兰讲了另一个版本。这两个版本是不同的。
听者就迷糊了。为了给听众和读者解疑释惑,第三个讲述者平四出现了。他肯定了苗若兰的版本,否定了宝树的版本。
他讲完了,大家都认可了。因为宝树这当事人自己承认了,曹云奇这间接当事人也从侧面证明了他的话。于是,平四成了宝树与苗若兰之间的裁决者。
于是,广大读者也都认可了,因为我们在他一露面时就更知道那是作者的安排。作者必要安排一个第三者出来做宝树和苗若兰之间的裁决者。否则,宝树再否决苗若兰的话,苗若兰再反驳回去,这故事岂非要没完没了么?
所以说,小说再精彩也比不上生活的波谲云诡,再好的作家也编不出现实中复杂难解的情节。在小说中,作者是“王”,是最后的裁决者,总会让大家拨云见日。在生活中,没有“王”,没有最后的裁决者,没有人给大家拨云见日。
连个收学费了没有这么一个简单清楚明白的情节,两个人就是一个说有、一个说没有,信谁的?反正有一个人在说谎。其他那些十年复杂纠缠的戏码,要想弄清楚,就更别提了。
我们无法期待在郭德纲和曹云金之间出现一个平四叔,将来龙去脉一一讲给每个人听。然后郭德纲像宝树和尚一样摸着后脑承认:哦,原来当年这一棍是你打的啊。而曹云金像那个和他名字很像的曹云奇一样恍然大悟:怪不得我师父手上有个很深的疤痕,原来是你咬的啊。
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大家别想着是非了,愿意看就当小说看,不愿意看去找本小说看!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