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拆书会阅读,今天拆解的书目是《高纬度思考法,从解决问题到发现问题》。
现实社会中,解决问题的人很多,而发现问题的人少,尤其现在随着AI时代到来,不是缺少知识的存量者,而是缺少问题的发现者
因此,解决问题到发现问题的这个过程就很重要,那如何去发现问题呢?
这是作者写作的目的,也是给我们的主要答案。
1 我们需要认识什么是未知。
哲学大师苏格拉底,曾说过:我所知道的就是我什么都不知道,就是所谓的,无知之知。
管理大师德鲁克也曾说过:他想写一本关于无知的管理。
那么到底什么是无知呢?它又与我们今天所要说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什么关系呢?
作者认为:
我们事物的理解分为三个层面:
一 已知的已知。是已经解决的问题。
二 已知的未知。是我们知道我们自己还有什么东西不知道,是我们解决问题的主要对象。
三 未知的未知。是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我们还有什么东西,所不知道的,是我们需要去发现问题的主要对象。
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分了阶段,具体的事实是客观的,而我们对它的解释有很多种,是主观的,加入了我们的价值观等标准。
因此,从对事物的认知上来说,我们经历了从零纬度,一纬度到N纬度的进级。从零纬度看待事物就是下位的认知,从N纬度看待就是上位的认知,就是所谓的看的全面。
2 蚂蚁思维与蝈蝈思维
蚂蚁思维与蝈蝈思维,是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两种思维模式。
蚂蚁思维是线性的,举个简单例子,就像蚂蚁一样如果前面遇到一座大山,那他会去把这座大山钻个洞或者是翻越过去,
蝈蝈思维是跳跃性的,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会去换个角度,换条路来走。
这两种模式也是遇到问题时,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如果对应到人上来说,蚂蚁思维的人更多是遵规遵距,比较重视规矩制,而蝈蝈思维的人,不太重视规矩,异想天开。
两种思维模式,不能说哪个好或者是哪个坏,而是看用在什么地方。
因此,蚂蚁思维的人来说更多的是,做事情,解决问题,而蝈蝈思维的人更多的时发现问题。
因此,在一个组织管理中,做一个领导者,就需要有的放失的运用两种类型的人,两种类型的人不能在一起合作工作,因为他们会互相看不习惯,互相不理解,也无法溶解对方。
因此领导者可以将适合的事情,交给适合的人来做,需要来发现问题,需要改革,需要创新的时候就需要蝈蝈思维的人,如果需要把这个事情做好,那就需要蚂蚁思维的人来做。
作为个人,我们意识到两种思维的存在,在我们想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就需要用蚂蚁思维方法,去解决,而在我们还不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的时候,我们就需要用蝈蝈发现思维的方式,多角度多维度的,去思考问题的来源,问题的出处。
了解了这点,我们可以更好的包容他人,知道了两者的不同在于思维模式的不同,同时,自己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需要处理事情的时候,就会更有针对性的去找身边的朋友,遇到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的时候,就需要找蝈蝈思维的人帮助我们来发现问题的本质,而找到了问题所在,需要在解决过程中,受人一臂之力的时候,就需要蚂蚁思维的人,帮助我们去实现完成。
3 如何去发现问题?
作者认为,思维模式遵循一个上位与下位的问题,上位就是发现问题,下位就是解决问题。
两者之间也是有关系的,我们首先通过一个具体的事例,然后去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之后再通过具体事例去解决问题。
在如何发现问题上,提出了元思考,元认知,也就是所谓的上位思考方式,多方位多角度发现问题的方式。
那就需要我们升纬的方式进行上位认知,有三种方法进行升纬:
首先,抽象化。
将具体的事情进行抽象分类,再将抽象化具体落实到事情上,经历了一个抛物线方式,而抽象与具体事物的纵向跨度越大,发现问题离问题的本质接近越大。
如果我们通过具体的事情,将大量具体的事情案例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它的本质,这其实就是一个抽象化的过程。
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比如我们看一个人,可以从他的语言,行为模式,做事情的方式来最后对他进行归纳出,他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那这个关键词就是抽象化,就是所谓的升纬。
我们平时在与人沟通解决问题的时候,用的也很多。
尤其是最近我在进行天赋解读的时候,每个图腾都有对应的三个关键词, 关键词本身是抽象的,而如何让对方能够听得明白,就需要落地,跟具体的事情结合在一起。这也就是所谓的解决问题。
其次,思维轴来进行升纬
什么是思维轴呢,作者认为可为用轴线,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如定量与定性,二元论,全局观等来分析,这也是我们如何提高格局看待问题的方式。
比如我学习了天赋解读,在做解读师给人解读的时候,那么多图腾,每个图腾又有很多调性,那我该怎么去解说呢?
就要用全局观来看待,解说的时候,对方具有的5个图腾都要有所涉及,从二元论正反两面去解说。
最后,用why提问方式来升纬
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不断地发问,来提高对事物的认知理解,发问的时候,一种是对事情发生过去产生的原因发问,一种是推测事情未来的目的发问。
他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他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想做什么。
通过这种不断的思考,我们就会接近问题的本质,找到问题的本质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式,那这就是发现问题一个过程。
比如我在昨天跑园的过程,有客户提出:现在很多都是留守儿童,他们都是爷爷奶奶在带,那就要考虑他说这种话的原因是什么,说这话的目的是想做什么。
那经过分析,他说这种话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园区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带对事情的认知看法都不同,对教育的重视度不够,对金钱价值观的衡量看的比较重等
那他提出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他自己觉得推广这件事情有难度,他觉得最大的难度就是爷爷奶奶带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难度,比如教育观,金钱价值观,以及在使用小程序的时候遇到的问题等。那知道这个问题的原因,以及他说这话的目的之后,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角度与出口了。
越学习就越知道自己有无知,越意识到自己无知,就越更深入的学习。我是拆书会阅读,每天阅读一本书,分享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