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在我看来是一个伪命题存在。这是我在经历了近期的面试频频失败之后发现的。对,你可能在自己心里或者别人眼里看来,都已经十分的努力了,但是,努力一词真的一文不值,而只有当你的努力有所产出,并且这个产出是实质性的体现的时候,努力一词才有可探究的必要。这里的产出真的不仅仅是用所谓的努力去感动自己或是感动身边的人,而是让这个努力创造价值。
为什么努力一词一文不值?
1、你与什么人比较,你觉得你努力了呢?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最为平常的比较对象便是上课、吃饭、睡觉都在一起的室友或者是朋友。大学的课程远不如高中课程的繁重紧张,曾经高中整天埋头苦读的你可能随着氛围的变化,目标的不明确,渐渐的像一般的大学生一样该上课就上课,但是这个上课纯粹就是换个地方玩手机,换个地方睡觉,换个地方和室友同学交流感情而已。可是这时你觉得我完成了学业要求,还同时锻炼人际沟通,比起寝室那个睡懒觉不上课的人可努力多了,那要你说吗?你跟这些人比那你简直就是他们眼里别人家的孩子。
2、你与什么时候比较,你觉得你努力了呢?这时候的我们,没有升学的压力,也不会过多的担心工作和家庭,过着无比安逸的生活。高中时候的我们真的比现在努力多了,哪怕那时其实你也不是很自愿的学习,但是哪怕是被逼的,但是也比现在的你努力。现在的我们上课都可以说是在玩,别说上完课的空闲时间。每天就是吃吃喝喝,睡睡睡,连出个门走走都会觉得十分的累。你现在想想,你只是形式性的去完成你没法逃课的课程,这样的你真的在努力吗?你只是内心觉得自己在努力而已。
3、比大家都起得早,忙忙碌碌,最后得到什么呢?比如,最近打算考个什么职业资格证书,你开始每天比寝室的每个人都起得早,吃完早餐就开始泡图书馆,这样的你看起来很忙,你自己觉得自己十分的努力,身边的人也觉得你十分的努力。可是,你明明可以选择更长的时间来进行准备,你偏偏选择在最后几天才开始复习,那肯定得付出更多呀。一直泡在图书馆,看起来确实很努力呀,似乎有图书馆的地方就是爱学习的人,就是努力的人。可是,你现在想想你去图书馆到底在做啥?坐下打开手机放松一下,于是打开微博,打开抖音,一刷不知道多久了。突然醒悟,不行,我要看书,翻开资料,看了不到五分钟,又觉得自己好累好困,于是,打算睡一会儿或者拿出手机再刷刷,开始第二轮休息。过了又不知多久,翻开另外的资料,看了一会儿,呀,中午了呢!可以去吃饭了。一路上,你在想我居然在图书馆待了一上午真厉害,这么努力肯定没问题的。这真的是现在很多大学生在图书馆的现状。这样在图书馆待一天,你收获到的是什么呢?是你内心的自我感动,和身边的人对你的努力的一个承认的享受而已。
4、我相信,在大学里大家应该都遇到过这样的人。不管干什么,戳一下,动一下,小组作业永远划水,不参加活动,不去兼职,也从来没拿过奖学金。这就是很多人心里那种不努力的人吧。小组作业只要能划水绝对不会进行一点点的思考。除非是非去不可的活动,否则不可能会参与,从来没有主动学习的欲望。大学生兼职是非常常见的,虽然可能不会对你的专业得到很大的帮助,但是可以有一定的收入,也会在社会实践中学会更多的人情世故。你以为这样的人就是在好好学习吧,因为这些都不想做的人,可能就只适合好好学习了吧。可是你看看他的成绩单年级排名前20%,不过是倒数,绩点3分不到。到底这样的人是什么样的存在呢?每天干嘛?玩游戏,看小说,看八卦,这些不能说别人不上进,万一别人想往这方面发展呢?可能这样的人觉得好好学习的人都是傻子吧。看我多有追求,大学的课有什么好上的,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满足感动吧。
上天不会亏待努力的人,也不会同情假勤奋的人。
世界上最可笑的事情,莫过于自己被自己感动得稀里哗啦。很多时候真的只是尽力而为,并不是全力以赴。别让努力只是感动了自己而已。
无印良品的社长松井中三说:
“面对工作,若只是像少年棒球队的孩子一样,笼统地抱持着我要努力的心态,是最糟糕的。业余的世界还能容忍这样的心态,但在专业的世界里,如果努力过后没有成果,只会被大家认为你能力不足。”
很多成功的人都在你看不见的地方默默的努力,这样的努力无所谓是否感动别人,更无所谓感动自己。真正努力的人,没时间感动自己,因为他们一直在专心做一件事,用心坚持,决不放弃而已。当你努力到感动自己的时候,你有没有想想其他的人又有多努力呢?你做的在他们面前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用什么价值尺度去衡量,再思考是不是真的值得宣称自己全力以赴了。
不要做那个朋友圈里别人都觉得你非常忙却又没有很高成就的人,类似于:
你看过凌晨四点钟的北京?、你必须十分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这样的文案真的没什么意思,你只是看起来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有些你所谓的努力只是感动了一直在瞎忙的自己而已,这样的瞎忙只会让你的努力到最后也配不上你的野心,还辜负了你所受的苦难。
最怕努力只是感动了自己,然后还不自知,慢慢地、慢慢地、掏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