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魔幻而又艰辛的一年,日子在封与不封,疯与不疯的徘徊中悄悄地划过。据统计今年全世界233个国家和地区除了十个国家外,新冠疫情几乎没有放过任何地方。它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更是对我们人类生存环境的一种严峻考验。
由于在马来西亚陪孩子读书,疫情期间没折腾回国,选择留下也因为想着大马的气候宜人,环境舒适,人源稀少,相对情况好些。事与愿违的是眼睁睁地看着当地由最先的几十个病例,发展到现在的十万。无奈,生活还将继续,不得不适应这瞬息万变的环境。不管身在何处,当你无法改变现状时,真正最积极向上的态度,其实是‘’随遇而安‘’这四个字了,可以囊括衣食住行的每一个细节。
闲来无事,刷屏时发现微信视频号的新功能启用。心想何不试着玩下,做些自己在马来西亚的生活中相关的视频内容。人每一天都冒出很多念头,那些不死的才叫做梦想吧。生怕自己的念头被这三分钟的热度灭了,又怕自己这半吊子的水平说出来给自己抹黑,又怕误导他人,后来一想为什么要给自己强行脑补,没有人会在乎你所有的想法,只要对人畜无害就行,把想法变成行动,行动才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说干就干,视频号名称就以学马来语为主,因为之前学过一些简单的马来语,心想这也是自己强迫自己开口说马来语的好方法。再说了高效的学习方法,就是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讲给别人听,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保持一个热度,不至于学了,因为久不用而忘记。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进步方向。于是想好要分享的主题内容,锁定目标,开始写文案,把自己关进书房,支好手机架面对自己开始录视频,原来当自己面对自己时也是件不易的事啊。录了不满意删了再来,不知道删了多少次,录好后剪辑,为这一分钟折腾了我整整一天,于是乎新鲜青涩、笨嘴拙舌、毫无美感的第一期视频就此诞生。
既然用了“做”这个字,那么肯定就不是类似于发发朋友圈,当成一个自留地的操作模式了。回望几年前,二零零九年微博,B站,二零一三年公众号,二零一六年快手,二零一八年抖音,我都错过。到今年开始的视频号不能再失之交臂了吧!深感世间万事都有两面性,上天给予人类惩罚的同时也给了新的机会。虽然疫情限制人们的活动自由,却也让自然界的动物们更自由地生活。而人类科技的发展,移动互联,智能学习,共同形成的新动力又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 慢慢发现做视频号很符合我个人的想法。那种‘’瞬间一刻‘’的短视频记录呈现了更丰富更为开阔的个人生活和学习内容。做起来之后也更有成就感。
有意思的是当一个人用心去创造一样东西时,它便有了灵魂。通过分享视频的过程中不断地学到了过往自己不会去关注,不曾去了解的马来历史和相关小知识。原来马来人自何处来?历史学界尚无定论,有说起源马来群岛爪哇岛。马来语(Melayu)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7世纪,19世纪又由英国人基于罗马字母设计了现在普遍使用的马来文字。了解了马来西亚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宗教习俗及禁忌。知道了中国与马来远在西汉时期就建立了交往,如今中国是马来第四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出口市场。缅怀着马来华人前辈一路以来的创业艰难。感动着马来是海外华人华文教育保留地最完整的国家,这离不开华教第一斗士有族魂之称的---林连玉老先生(祖籍福建永春),他1906年创办的吉隆坡尊孔独立中学,是马来历史最悠久的华人私立中学学府。他为坚持华文教育‘’横挥铁腕批龙甲,怒奋空拳搏虎头‘’的精神,是团结华人的重要力量。
虽然自己生涩的马来语显得木讷和拙笨,但无论我是出于喜爱还是出于需要,都觉得能掌握本地语言,对我们的生活的确有着很大的影响,因为语言是打开人们心灵的第一把钥匙。想想在外录视频时,跟本地马来人现学现卖地用他们的语言打招呼,换来了更亲切的笑容与回应,遇见一位马来大叔热情地说想学什么都教我,这些丝丝的感动,都是自己坚持下去的动力源泉。
展望未来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义务,它要求我们在回忆过去的同时,充分活在当下。移民生活到底好不好,辛不辛苦,不需要抹黑也不需要粉饰,应该是冷暖自知,人人心里有本儿账。我的座右铭是‘’既来之、则安之‘’。每个人的心态、能力有很多不同之处,这不同也会延续到移民生活。在平凡的生活中去寻找自身价值,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只有付出了足够努力后,才会得到丰富的经历和感悟。
把2020年的失意不顺,揉碎,散在过去的时光里,2021年以最美的姿势奔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