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String类用于创建和操作字符序列不可变的字符串(对象)。
//Java源代码中所有包含在“”中的文字均被实现为String类的实例。同时,这些实例以“字面量”的形式存在(存储于常量池)。
//String类是不可变类,String类的实例被创建后,该实例的实例变量是不可改变的。(在不可变类中,所有的实例变量都使用“private”和“final”修饰,所有的实例变量都没有相应的“setter方法”)
//String类型的变量/常量所标识的内存空间存储的是String实例的内存地址。注:当我们直接打印String类型的变量/常量时,屏幕上输出的是String实例实例变量的值(即String实例中包含的字符序列)。这是因为在执行打印操作时,JVM隐式调用该String实例的“toString()”方法返回了String实例实例变量的值。
String类的基本实现:
[import java.lang.String;]//“java.lang”包下的类无需显式导入即可使用。
①String 变量名 = “文字”; ——创建String实例
②String 变量名 = new String(); ——创建String实例,空字符串
③String 变量名 = new String(字符数组/“字符序列”); ——创建String实例
变量名.方法名(); ——调用方法
//以方式①创建String类的实例时,会将该实例以“字面量”的形式存储在常量池中。此时,变量所标识的内存空间存储的是“字面量”的内存地址。
//以方式②创建String类的实例时,会将该实例以“实例”的形式存储在堆内存中。此时,变量所标识的内存空间存储的是“实例”的内存地址。
//以方式③创建String类的实例时,不但会将该实例以“字面量”的形式存储在常量池中,还会将该实例以“实例”的形式存储在堆内存中。此时,变量所标识的内存空间存储的是“实例”的内存地址。
//每个字面量在常量池中只有一份,同一个字面量在常量池中不会产生多个副本。
//注:“String 变量名 = “abc”+“def””只会创建一个String类的实例,这个实例以“字面量”的形式存储在常量池中。“String 变量名 = new String(“abc”+“def”)”会创建两个String类的实例,一个实例以“字面量”的形式存储在常量池中,一个实例以“实例”的形式存储在堆内存中。
字符串的拼接:
例1:
String s1 = “字符串1字符串2”;
String s2 = “字符串1”+“字符串2”;
System.out.println(s1 == s2); ——true
注:语句二在编译时会被JVM优化,等同于语句一,本质上没有“拼接”操作。(字面量和字面量拼接)
String s0 = “字符串1字符串2”;
final String s1 = “字符串1”;
final String s2 = “字符串2”;
String s3 = s1 + s2;
System.out.println(s0 == s3); ——true
注:语句四在编译时会被JVM优化,等同于语句一,本质上没有“拼接”操作。(本质也是字面量和字面量拼接,这是因为“final”修饰的变量一旦获得初值就不能再被改变。)
String s0 = “字符串1字符串2”;
final String s1 = “字符串1”;
String s2 = s1 + “字符串2”;
System.out.println(s0 == s2); ——true
注:语句三在编译时会被JVM优化,等同于语句一,本质上没有“拼接”操作。(本质也是字面量和字面量拼接,这是因为“final”修饰的变量一旦获得初值就不能再被改变。)
例2:
String s0 = “字符串1字符串2”;
String s1 = “字符串1”;
String s2 = “字符串2”;
String s3 = s1 + s2;
System.out.println(s0 == s3); ——false
注:变量和变量进行拼接时,JVM会在堆内存中创建一个StringBuilder实例,由该实例来完成字符串的拼接(通过调用“append()”方法),并返回拼接后的结果(返回的结果是String实例,通过调用“toString()”方法)。也就是说,本例中“s3”所标识的内存空间存储的是StringBuilder实例的内存地址。(需要注意的是:每执行一次拼接语句都会创建一个StringBuilder实例,这也就直接导致String类型的变量在进行字符串拼接操作时效率较低。因此,如果源代码中字符串拼接操作较多,建议使用StringBuilder类创建和操作字符串(对象)。)
String s0 = “字符串1字符串2”;
String s1 = “字符串1”;
[final String s2 = “字符串2”;]
String s3 = s1 + “字符串2”/[s2];
System.out.println(s0 == s3); ——false
注:变量和字面量/常量进行拼接时,JVM会在堆内存中创建一个StringBuilder实例,并由该实例来完成字符串的拼接(通过调用“append()”方法,并返回拼接后的结果(返回的结果是String实例,通过调用“toString()”方法)。也就是说,本例中“s3”所标识的内存空间存储的是StringBuilder实例的内存地址。(需要注意的是:每执行一次拼接语句都会创建一个StringBuilder实例,这也就直接导致String类型的变量在进行字符串拼接操作时效率较低。因此,如果源代码中字符串拼接操作较多,建议使用StringBuilder类创建和操作字符串(对象)。)
字符串的比较:
字符串是类类型的数据(即引用类型的数据)。因此,使用运算符“==”对字符串进行比较时,比较的是String实例在内存中的地址。如果想要直接比较String实例实例变量的值(即String实例中包含的字符序列),可以通过String类提供的“equals(字符串字面量/String类型的常量/String类型的变量)”方法实现。注:这是因为String类重写了Object类的“equals()”方法。
String类常用方法:
①equalsIgnoreCase(字符串字面量/String类型的常量/String类型的变量) ——比较String实例实例变量的值(即字符串字面量),忽略大小写。
②length() ——用于获取字符串的长度
③charAt(索引值,最小值为0) ——用于获取字符串指定位置的字符
④toCharArray() ——用于将字符串转换成字符数组,并将结果以char[]数组的形式返回。
⑤substring(开始索引值, [结束索引值]) ——用于从字符串中截取子串。当传入一个参数时,表示从“开始索引值”处截取到字符串末尾;当传入两个参数时,表示从“开始索引值”处截取到“结束索引值-1”处。(注:最小索引值为0)
⑥split(“正则表达式”) ——以正则表达式为分隔符切割字符串,并将结果以String[]数组的形式返回。
⑦replace(“oldString”,“ newString“) ——用于将字符串中所有的“oldString”替换为“newString”,并返回替换后的结果(新字符串)。
⑧toUpperCase() ——用于将字符串中所有的小写字母转换为大写字母,并返回转换后的结果。
⑨toLowerCase() ——用于将字符串中所有的大写字母转换为小写字母,并返回转换后的结果。
⑩String.valueof(基本数据类型的数据) ——用于将基本数据类型的数据转换为String数据类型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