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道德经》第六章感悟:孝敬父母,首先是敬,这才是立人之本。
【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翻译】:虚空不定的变化是永不停歇的,这就是生育万物的神秘莫测的总根源。微妙的生母之门,就是天地生成的根源。它绵绵不绝地存在着,作用无穷无尽。
【释义】:第六章是老子对道的特性的描述,强调了道的永恒、神秘和无穷无尽。
首先,“谷神不死”中的“谷神”是指道,它像山谷一样容纳万物,却永远不会消亡。这是因为道是万物的根源,它孕育了万物,却不会因为万物的消亡而消失。
“是谓‘玄牝’”中的“玄牝”是形容道的神秘和伟大。它像母性一样孕育万物,给予生命。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中的“门”和“根”都强调了道是万物的根源,它是天地万物之始。“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则进一步描绘了道的特性。它连绵不绝,像生命一样永远存在,但使用它的时候却不会感到疲劳。这表达了道是永恒的、无限的,可以无限供应的。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强调了道的永恒性和无限性,以及它作为生命之源的重要性。
《道德经》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也表达了一种对人的生命起源,对母亲、对家庭的一种尊重。
百善孝为先。作为一个子女,每一个人,都要孝敬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师长,我们的长辈,这也是中华传统的美德之一。
怎么才算是孝呢?不是你给了父母钱财,给了父母好吃的好喝的就是孝,而是要“不色”,什么是“不色”呢,就是要温和地对待我们的父母,而不是埋怨、指责和呵斥。要孝,首先是要敬,要先尊敬、尊重我们的父母。
父母年老了,就要像父母小时收对待我们那样对待他们,要无怨无悔,甘心付出,要有足够的耐心。就像小时候我们在父母的带动下学习走路一样,摔倒了,父母拉起来,耐心地鼓励,再摔倒了,父母再耐心地拉起来,继续鼓励,两三年时间,十次、百次、甚至万次,我们终究会学会走路。现在,他们年老了,我们也要像他们对待我们小时候那样对待他们老的时候,要有足够的耐心。
很多人都知道乌鸦反哺的故事——当年老的乌鸦不能觅食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给老乌鸦,一直到老乌鸦死去。动物尚且如此,何况人呢?
(来自微信公众号“小渡渡讲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