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极限,看看就好

除了以前集体生活有过的经历,这是第一次和三十几位朋友一起观看的一部电影。

这部号称荒原版少年Pi和中国版荒野猎人其实就是一部西藏羌塘无人区风光片,至于我们作为户外爱好者怀着朝圣一般心情进入影院,却只钟情惊叹于穷尽我们一生也可能到达不了的美景,对于探险本身,反而没有那么的扣人心弦。毕竟,我们知道,故事的原型,77天横穿羌塘无人区的最终结局是成功的。

电影当中的苔原、盐湖、雪山、冰川,几乎每一帧画面都精致得扯人眼球。观影过程中,不断有人举起手机拍摄电影画面,相信他们在紧接着发出的朋友圈里一定会吸引许多的点赞。

我们随着主人公推着自行车前行,看他滑稽而又狼狈地跌倒,大家发出会心又带善意的笑声;看他被狼群威胁,又始终替他捏着一把汗;看他山穷水尽时不得不喝尿生存,又摇着头发出叹息,啧啧连声。这时的我们,反正都不用担心男主角会不会折戟黄沙、英雄未捷,只管看他如何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如何战胜一个又一个生死艰险。紧接着,我们开始关注这家伙从帽子到内衣、羽绒、外套的Ha-ski户外装备,有人掏出手机赶紧搜索,原来网上真有,这款中国品牌一定会是很多看了电影的户外迷们最佳的选择了吧。

看完电影,最直击人心的一句话是“人这一生,有多少天是按自己的想法活着”。于是,不要命的探险家不管不顾地独自踏上征途,哪怕明明知道有人曾经失踪在那片无人区里。于是,为了冈仁波齐的星空死过一次的瘫痪女子,用美丽微笑给了这个勇士无限的鼓励。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端、在二十一世纪初成喷薄之势的国内户外探险运动其实一直有一个理念上的误区,那就是所谓在探险路上找寻自我、实现自我。自我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囿于都市丛林与职场生活的人们,总是爱把目光投向为数不多的徒步、登山、骑行、穿越、探险者们,仿佛自己是困在猪圈里吃了睡、睡了吃的猪,而人家才是骏马、野驴和草原狼。厌倦了朝九晚五,笑话着跟团旅游,非得把自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的皮囊交给人之未行的道路、荒无人烟的野外、生死飘渺的极端,才证明自己来这世上走了一遭。最后呢,职业探险家又有几人,绝大多数还是只能灰溜溜地回到日复一日的上下班的烟火红尘当中,有的人,甚至再也回不来了。

我的朋友里,有人五六成群骑着单车沿318线到了拉萨,可功成名就地回来后,说得最多的是有人在途中无人区的夜里,听到狼嚎被吓哭了;有人徒步过鳌太线、洛克线和雨崩,却无一例外的有过半途放弃的经历;还有一位远征过北极航线、实现过单人环球航行,却在最后一次单人驾帆横跨太平洋时中途失踪了(在此,我再次向船长致敬)。

其实更多的我们,也就是在周末阳光的午后,到郊外的山野间走上一回,或者骑车飞奔,或者安步拾级,还有的溯溪露营,垂钓野炊,在清新空气与欢声笑语里实现一次角色的跳脱与心灵的荡涤。

仅此足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为一个玩了4年多山野户外的人士,我非常讨厌这几年国内媒体及广告鼓吹的所谓户外、驴友风气,动辄使用“迷茫”、“逃离...
    黑色玫瑰d阅读 2,920评论 5 26
  • 早就听说有人要把《七十七天》搬上荧幕,很有些期待。 早在2012年,便听说了杨柳松单人无后援77天横穿羌塘的事儿。...
    塞外胡杨阅读 767评论 3 9
  • 提升自我 昨天的成功记录的只是昨天的辉煌,你必须不断地挑战自己的能力,才能创造一个有一个辉煌。 不要以为今天成功了...
    易秒阅读 254评论 0 1
  • 头上忽而飘出一朵白云, 那是月亮的棉被吗? 她那么冷那么孤独, 应该需要一些安慰的。 ...
    孤罗阅读 14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