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火遍各大社交网络,趁着这股东风,我读了《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让我折服的不仅仅是唐诗的美,还有金老师的注释,最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积累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人的积累决定人的视野,而人的视野就决定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所以我们说人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会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因此,我们要争取最大限度地积累自己的能量:读书,走路等。
从小在农村长大,尽管父母很重视对我的教育,但由于条件限制和周围环境影响,我读的书很少,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是靠自己踏实肯学成绩还不错,成功考上了当时的县一中。到一中以后,就发现尽管自己依然很努力,可是成绩平平,当但是自己并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了哪里,只是提醒自己:智商不够,勤奋来凑。于是,做大量的题,依然不见起色,心累。
记得那时语文必考的一个提醒是诗词鉴赏,因为读的书太少,自己的文学素养也太差,对这种题经常凭感觉在写,也得不了高分,为了得高分,我背大量的诗与词,甚至背了卷子上的问题和答案,寄希望于这样能提高。这是一种典型的守株待兔,如果考试出了我背过的,还好,如果出了我没背过的,还是不行,因为我的思路都是不正确的。想要真正地去鉴赏诗词,我需要了解不同朝代的历史文化背景,诗词是一种文艺,但它和政治、历史、生活都是分不开的。从大方向上把握诗词的背景,了解词诗词中常用的一些典故,一些基本的语法与常用的情感寄托方式才能找到鉴赏的方向和突破口。
从这本书中,我知道《唐诗三百首》是从《全唐诗》中精选出的三百余首具有代表性的诗及乐府。作者包括唐代的“三教九流”,皇帝、和尚、歌女都有,但以唐朝的李白、杜甫、王维和李商隐为重点。
《金性尧注唐诗三百首》首先介绍了自己为什么选择给《唐诗三百首》作注,从篇目数量、作者分配、文体风格、艺术手段和接受程度等方面来分析,其实这也是给唐诗的鉴赏提供方向。我们自己在鉴赏唐诗时也要从这些角度去思考这首诗的历史价值。
在具体的注解中,分门别类,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乐府等。也是在这次阅读中,我了解了这些诗之间的差别和特点。金性尧老师在注解时,先介绍作者生平和创作风格,从整体上把握诗人的价值取向。接下来是对诗做很详细的细解,遇到常识性文学问题会进行总结,最后还会说明创作背景。
这样的流程下来,一首诗涉及到的文学背景、诗人情感、文学手段等都很清晰,这样以来自己也能对这首诗进行一些鉴赏。每读一首,积累一些知识,读得多了,只看诗就能自己想到很多,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词也会吟。不仅仅对于唐诗有了更多的了解,最主要的是掌握了一些鉴赏唐诗的方法和思路,视野更加开阔。
我在读这本书过程中,需要把我的手机输入法切换成手写模式,因为我遇到了不少不认识的字,我需要百度去查这些字的读音以及含义,这也充分暴露出我知识面的狭隘,我也更加确认自己在高中时期努力却没有收获的原因。
如果我在高中读过这本书,我会用一种大视野去看待诗词,而不是靠背一首首的诗词,一道道的题。社会的发展推动着知识的向前,用知识武装自己,用成熟的思维看待问题需要从每一天做起。唐诗作为中国诗词上最璀璨的一颗明星,我觉得家长和孩子都有必要读读这本书,提高成绩是次要,主要是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与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