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2010年起中财办启动的“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专题报告集,各个参与单位分别从经济金融、货币金融、国际经济政治格局、金融监管、宏微观视角展开研究。由于各单位之间独立开展研究,故而许多篇之间存在较多交叉之处。笔者在全文阅读后,对其要点进行归纳,形成本篇读书笔记。
研究目的
两次全球大危机分别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加上大危机前的时代背景和危机的后续演变,可用于研究对比的时间超过百年。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发生了两次重大的技术革命,中间也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的政治、经济、军事格局发生了较大的转变。通过研究历史,研究在两次繁荣萧条的演进过程中重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相似程度,可以寻找出两次危机的共同特征和主要区别,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了。
一、危机爆发的共同特征
两次危机的共同背景都是在重大的技术革命发生之后。重大的技术革命使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这些会对社会结构、地缘政治、国家力量对比产生深远而根本性的影响。同时,技术革命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得部分行业得到快速发展,相对应的部分行业走向衰弱。在产业结构快速变化的同时劳动者的技能却跟不上这种变化,收入分配差距逐渐拉大,对全社会来说出现了产能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在这种社会心理的推动下,政府往往倾向于更多地采取民粹主义政策以安抚民心,于此同时,超出收入能力的过度财政负债和福利主义相应成为一种习惯。另一方面,新技术带来的造福神话也使得大众心理处于极端的投机状态,在宽松的货币环境下,大量举债进行高风险投机,产生了巨大的资产泡沫。
危机的发展有特定的拓展模式,在它完成自我延伸的逻辑之前,不可轻言经济复苏。经济一旦从正常状态转入危机状态,它就开始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循环,大危机一旦发生就注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而且,危机具有强烈的再分配效应,它将导致大国实力的转移和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大变化。大萧条后世界经济重心由欧洲转向美洲,美国发挥主导作用,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产生,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后, 全球发展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G20平台产生,国际经济秩序将继续发生变化。
二、两次危机的主要区别
1. 人口结构和技术条件更迭
人口结构特别是年龄结构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对政府制定公共政策也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大萧条期间的人口结构比较年轻,而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时发达国家普遍进入年龄化社会,对已有的社会保障制度造成日趋明显的压力。
两次危机分别发生在第二次和第三次技术革命之后,人类技术进步的程度大大提高。在军事领域,核武器的发展使得主要国家具有相互制衡的能力,鲜有国家寄希望于通过世界战争解决国家利益的争端。
2. 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变化
20世纪初期,美国等发达国家奉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大萧条前经济长期增长且低通胀。危机发生后政府干预程度较低,同时在“财政平衡”的指导思想下未采取财政扩张政策。在国际货币体系方面,大萧条前各国普遍采取的是金本位制度,大萧条后为防止黄金外流各国被迫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两大因素导致了银行危机的爆发,并导致了较长期的经济衰退。大萧条后,许多国家陆续退出了金本位制度,经济理论有了较大的创新,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政府开始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
国际金融危机后,主要发达国家都对经济进行了快速的直接干预,危机对经济和社会的短期损害程度较大萧条明显减弱。国际货币体系方面,经历了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的转变,储备货币多元化,但美元在储备货币中仍处于主导地位,多数国家货币都以美元为参照。由于美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其货币政策总倾向于宽松,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主要发达国家开始采用量化宽松和大规模救市计划,私人债务向公共债务转变。
3. 金融体系日趋复杂
20世纪30年代,存款类机构资产占全部金融中介的一半以上,保险和养老机构资产约1/3;而在2007年二季度末,存款类机构资产占比不到1/4,金融体系内的大量资产被非银金融机构所有。此外,美国20世纪80年代后资产证券化市场快速发展,金融机构从传统的“发起—持有”转变为“发起—分销”,新模式下市场参与者众多、风险交易链条拉长、业务复杂程度大幅增加。同时,近60年来,金融机构的风险量化分析方法迅猛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复杂数学模型刻画风险价值为代表的量化分析方法。一旦模型对资产波动性和相关性估计不足,便可能导致复杂衍生产品估值的偏差,这些还仅是“已知的风险”;监管政策的突然转向、交易对手传染风险等处于绝大多数情境范围之外的“未知的风险”难以用模型进行量化。
和大萧条时期相比,本次危机爆发时金融体系的另一个显著区别就是商业银行的融资模式。银行从传统的零售融资发展到对批发融资的高度依赖,在危机来临时,银行体系中以证券资产为担保吸收的短期批发融资迅速枯竭,远不如存款稳定,最终使得危机从银行之外传递到银行体系内部。总体上看,以批发为主导的融资模式加大了金融市场风险侵蚀银行体系的可能性和银行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