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以“好吃”为题的造句作业,小朋友写:“好吃个屁。”老师批语:有些东西是不能吃的。
这是一个笑话吗?其实在教学生涯中,没有谁是一路欢声笑语永相伴的,总有一些困难、一些挑衅等待着我们去经受,去承担。孩子们就像花朵一样等待着我们去浇灌,又如同幼狮一般不断的向强者发起挑战,做为孩子们眼中的强者——老师、家长就得在坚持浇水的同时学会接受这类挑战。
一个发生在开学时的故事,这学期新接了六年级的一个班级,初识起来,孩子们可爱至极,各个能说会道,课堂上交流融洽、顺畅,各自乐在其中。
一节教学画圆的课堂上,我们一起学会了用圆规画圆后,迎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在操场上画出半径是4米的圆呢?一时间议论纷纷,终于等到了汇报时间,学儒同学满脸堆笑的盯着我,小眼珠里充满了智慧与渴望,既然被我捕捉到了当然我也不会放过,随即请他来回答。只见学儒眼神略微一变,笑得更加迷离了,我也在他那丝变化的眼神中发现了点什么,隐隐觉得一定将要发生点什么。学儒缓缓站直了身体,清咳一声:“咳,我是这样做的,先找一坨东西放在中央的位置,然后找一根狗绳,一端插进那一坨东西里,另一端绑上一只狗,让它跑一圈就好了。”全班顿时哄然大笑,各种笑声都有,甚至有一批应和之声投向了学儒同学,学儒也得意洋洋地坐下了。这好好的一节课啊!身为老师的您会生气吗?请他出去?怒斥他?这不正是他想看到的效果吗?怒,有时也体现出一个人无能为力的状态。那就接招吧!
“学儒,你的想法真有创意,这么多同学都为之惊叹。”学儒得意的翘起了腿看着我,依旧一脸堆笑。“但是,我希望全班同学先认识一个字,坨字怎么写?学儒你能写给大家看看吗?”看到把话题居然转到了汉字书写上时,一种轻蔑的眼神瞬间充满了学儒的眼睛,他二话不说的快步跑到讲台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坨”字,然后一路小跑着回到自己的位置接着翘起了二郎腿。“太棒了,大家看,坨字为什么是土字旁呢?我们再看旁边是个它,从字形上看啊,就是一些其它没用的东西像泥土一样堆在了一起。为什么不用石字旁或金字旁呢?因为通常用坨字描述的东西都很松散,难以定形。”全班安静了,学儒的笑脸也慢慢严肃了。“我们之前学习了圆的特性中,圆心决定了圆的位置,圆心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它不能随意移动,坨字显然不能满足我们画圆的需要,大家觉得用什么来固定中心点比较好呢?”又是一通议论,中心点终于稳定住了,不安的学儒开始四处寻找他的伙伴了,我还得继续呀,“学儒刚才想到了四米长的绳子作半径,很棒,但是狗会按你的要求这么跑一圈吗?似乎不大好操作,也不安全。这样吧,学儒,谢谢你带给大家的启发,但是请你牵着你的狗狗,抱着你带来的那坨东西回去自己珍藏,但是你的思路我代表全班感谢你!”这时学儒一脸的苦笑不再吭声了,全班的掌声顿时响起,无论掌声为谁,自此我们班今后的课堂上便多了一个固定节目叫做“学儒有话说”,大家时常能在这个节目中听到学儒更加精彩的知识论述,再也见不到那个满脸堆笑的狡黠男孩了。
后来我才知道,学儒是班级中最爱在课堂上给老师出“难题”的学生,当面对这种咄咄逼人的势头时,我们换位思考,这不过是孩子在证明自己长大的一种方式罢了,别上火,笑着给他浇上一盆水,他们会生长得更加茁壮。生活总是充满酸甜苦辣,笑着面对,我们都还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