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爱
其实,很简单,一点也不神秘,一点也不抽象。
爱,是关注。关注,即是爱。
卡内基说,对一个人最大的恭维就是全神贯注地听他(她)说话。
爱孩子,要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也就是要给孩子高质量的关注。
爱,常常是动词,代表一种关注的过程。那么,是正面关注还是负面关注呢?
二、负面关注
负面关注的形式很多。批评、指责;直接的攻击、间接的攻击;明显的贬低、隐含的贬低等等,客观上都在试图降低被关注对象的自我评价水平。
被关注对象,会有两种反应:接受和不接受。没有谁会天然接受负面评价,因为有原初自恋的保护。但是如果长时间受到外部环境的负面评价,改变自我认知也是完全可能的,大部分人都会的,只有极少数人在生命早期就建立了健康和强大的自尊体系的人才可能出现所谓“愈挫愈勇”的情形。不接受,是常态,因此会出现对抗、争执、攻击。即使如此,被关注对象仍然会被削弱。
因此,无论如何,负面关注总是会削弱对象的能量和自尊水平。那么正面关注呢?
三、正面关注
正面关注的形式也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表扬、赞美、夸奖、比较等等。很显然,正面关注通常可以提升对象的能量和自尊水平。总体上讲,能经常做到正面关注沟通对象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还有没有更科学的关注方式呢?或者说正面关注有没有一些瑕疵或者风险呢?
四、终极关注
正面关注的夸奖、赞美等方式的风险是容易引起对方的自我认知失调,即高估自己,同时容易诱发一些认知陷阱,比如单纯禀赋论、僵化思维等。
更科学的关注方式是,不做评价,只是客观地关注,纯粹地关注,不带评价地关注,纯粹地爱,保持动态、鲜活。
说完了什么是关注,那么关注谁呢?这个问题仿佛多余哈。其实,未必。
五、关注自己
为什么要关注自己?
因为,自己是实现自己意志的必要的手段和最根本的资源载体。
关注自己什么?
1.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2.关注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况
3.关注自己的思维和认知
4.关注自己的行为能力
5、关注自己的自尊水平
怎么关注自己?
日三醒乎己,随时随地觉察和记录。
六、关注他人
为什么要关注他人?
因为,关注他人可以引发他人关注自己。当周围人开始关注自己的时候,即为自己创造了可以加持自身能量的场域,为自己赢得了适合生长的环境。
只要发自真心,如何关注他人就会大概率地引发他人如何关注自己。即负面关注会大概率引发负面关注;正面关注会大概率引发正面关注;终极关注会大概率引发终极关注。
关注他人什么?
他人所经历的一切都可以被关注。
如何关注他人?
像关注自己一样关注他人。
七、惩罚可以带来关注吗
对方不关注自己,自己很愤怒,于是希望通过冷战惩罚对方,让对方觉悟,从而开始关注自己。这是一种幻想。
不关注对方,只会让对方产生同样的愤恨,从而引发“不关注”的循环圈,从而彼此快速疏远。如果用对立统一规律来解释,就是只要斗争性,没有同一性,长此以往,矛盾终将解体。
八、爱到底是什么
爱,是关注。最高境界是,不带评价的关注。爱,到底是什么?
爱,是付出,是注意力的付出,是时间和精力的付出。注意力、时间、精力又是什么?是生命。
爱,是什么?是付出一个人的生命,来陪伴另一个生命。
为什么要付出这么巨大的代价呢?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没法独自存活,都需要在彼此地关爱中生根、发芽、绽放。人类,这个族群就是这样一个可以相互给予关爱,彼此成就,共同绽放的族群。这,也许就是人类这个物种能够在地球上存活下来的终极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