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下午,学校组织了第二期主题为《学会与情绪相处》的家长学习沙龙。笃定又有经验的马老师让我们家长介绍自己并用2-3个词介绍一下自己当时的情绪。紧张、期待、小激动、开心、平静、焦虑……,原来并不是我才有这样的状况,基本上的家长都正在经历,那一刻我是有种被接纳后的安定和放松。过程中,马老师顺带还现场演化和呈现了家庭变故后“孩子”的情绪感受。顺理成章的,马老师顺势把我们带入了正题。
“情绪是从内在生发出来的,是一种能量流动。当一件事情发生时,我们内在的信念与想法导致产生了情绪。情绪有本体感觉和内在情绪感受之分,如冷、热、痛、酸等是本体感觉,而难过、温暖、开心、悲伤、紧张等是内在的情绪感受”,讲到这里,细腻的马老师让我们化3分钟时间按组各自分享下自己当下的身体感觉。马老师这个巧安排是为了让我们自己去感受下对身体的感觉,因为身心是一体的。当我们能觉察到自己的身体感觉就能觉察到孩子的身体感觉。
那么,如何管理情绪呢?
首先,对情绪要有觉察力,就是要知道目前是处于什么样的情绪状态。跟孩子相处时,一定要注意到孩子的情绪,可以把孩子当时的情绪说出来以表示你已看到,让孩子感受到被接受。当情绪被看见时,情绪的使命也就开始完成。
其次,对情绪要有理解力,就是要知道情绪背后都有它的意义或提醒。比如愤怒,其意义是事情不按预期发展且无法掌控时,处理不能得心应用手;又如痛苦,是因为舒适区被破坏了;再如失望,与期待有关,把注意力放在果上,而没有放在当下的过程中……
再次,对悄绪的应用力和摆脱力。当我们知道情绪的意义时,就知道如何去应用情绪了,也就开始成为情绪的主人了,也就摆脱了情绪的控制了。承接上述例子,如愤怒,就是提醒我们:需要增加力量,提升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痛苦,是改变、兑变的开始,就是告诉我们:我的人生需要改变;失望,就是告诉我们要回到当下,自己的事情要尽力,他人的事情要尊重,老天的事情要接纳、臣服。人的痛苦大多在于不尊重事实,不能爱他如斯。
课上,马老师又做了个关于“委屈”情绪的个案处理。委屈,就是把自己放在小孩子的位置上不接受成长。所以,处理“委屈”这个情绪的关键是准确认识自己的身份,并按该身份去担该当的,做好该做的。
马老师还着重提到解决所有情绪的技巧就是——感恩。
最后,马老师还传授了管理情绪的三个实用小技巧:
1.喝水,小口喝,先含再咽,3-5次,可以补充能量;
2.正向触点;
3.风摆杨柳。
本次沙龙学习,再次让我感受到作为家长务必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再言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