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4日
原文:
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理在,恐亦不可不察。”
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
试译:
(接着上一章继续探讨王阳明与朱熹观点的不同)徐爱问,事父之孝,事君之忠,交友之信,治民之仁,这中间有很多道理啊,恐怕不可以不去学习了解吧?
先生感叹一声说,这个说法蒙蔽人太久啦,不是一两句话可以悟到的。今个我就你说的这几个事情,给你说道说道。先说事父,难不成你还要去找你父亲求得孝的道理?事君,难不成你还去君王那里去求一个忠的道理吗?交友、治民,难不成你去朋友那里、民众那里去求个信任和仁爱的道理吗?不要向外求啊,都在一颗心上。心就是理,你的这颗心无私欲的蒙蔽,就是天理,不用外面增加任何一分。用你这个纯粹的天理之心,发挥到事父的地方便是孝敬,发挥到事君的地方就是忠诚,发到交朋友、治理民众就是信任与仁爱。用功的方向是去人欲、存天理,其他都不是必要的。
解读:
这一章继续探讨到底是应该听从朱熹先去格物致知了解事物的道理,还是直接向内,去人欲、存天理用功。徐爱问的很含蓄,继续探讨这个问题。阳明先生答的我觉得有些强词夺理,但他的立意真是咽喉上着刀,切中真正的要害。徐爱的意思,我(自己)要不要学习孝、忠、信、仁的道理?先生就说你难不成你父亲那里学习孝?去君王那里学习忠?去朋友哪里学习信?去民众那里学习仁爱?这些道理不在他们身上,在心之中,心中包含着这所有的道理。你这颗心没有私欲的蒙蔽,就是至善之天理,上面什么都没有,没有忠、孝、信、仁,什么都没有。这可至善的心,当你要事父的时候自然就生发出来孝,事君的时候自然生发出来忠,交友的时候生发出来信,治理民众的时候生发出来仁——所有一切都在心上用功即可,存天理,去人欲。
徐爱问的问题是我该不该学习孝、忠、信、仁?
先生的意思是,外面学了没有用(不究竟),要从心这里入手,心中无私欲之憋,到达至善的境界。
阳明先生真的是太厉害!一下子就抓到了关键的核心!为什么我这样觉得,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为什么做不到孝、忠、信、仁?都是私欲作祟罢了。就算学习了很多孝忠信仁的道理又怎么样?照样是不去做!因为有私欲在心嘛。如果内心无我,没有私欲,孝忠信仁就像水往低处流那样轻松简单,哪里用得着学习呢。都是自然而然生发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