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游学院 17旅服本 陈果睿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在我们所有的节日中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日。
人们是如何庆祝这个节日的?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例如:节日习俗以吃饺子,糍粑,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福橘,苹果,花生,瓜子,糖果为主;并伴有掸扬尘,洗被褥,备年货,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点蜡烛,点旺火,放鞭炮,守睡,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上祖坟等众多活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伴我成长的是一个小“游戏”,那就是春天来临后的第一个雷雨天,父母都会把自己的儿女叫到床边让他们把自己的床拍遍,寓意:以后就不会有跳蚤的侵犯。当然,这是不够的,“腊月二十四”:掸扫房子也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按民间的说法“尘”与“陈”谐音,新春旧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所以,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忙于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掸拂尘垢,蜘蛛网。每当这个时候,村里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菜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贴春联,贴年画: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屋里张贴色彩鲜艳的寓意吉祥的年画。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在我们村里,姓氏大多以郎为主,他们与我们不同的是,除夕夜最早到的那一刻他们就纷纷放炮竹,这是因为他们在迎接自己家的老祖公。当然,其他姓氏的人家也是选择在年夜饭开始前也就是供自己家祖先时放炮竹。年夜饭的准备也是一个繁琐的过程而且意义重大,所以,通常午饭后,家家户户就在厨房里张罗着。伴随锅碗瓢盆的声音,滴滴答答的时针,主堂上那一柱清晨点燃的香也燃尽,该到吃午饭的时间了,这时,孩子们停下贪玩的步伐转而帮忙摆弄桌子,板凳,碗筷,以备供祖,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也学到了一些知识,比如该怎样放碗筷,该怎样上菜,该怎样添酒添饭。准备就绪孩子们伴着炮竹声磕头,那些灶头等地方的“钱纸”,也随着哗哗叭叭的炮竹声燃烧着,吃饭时的位置也很讲究,那就是吃饭时,孩子们都要坐下席,主席留给家里最年长的亲人坐。饭后,家家户户老老少少分别聚在一起,聊一聊天等。
随着夜幕的降临,把人们吸引住的是那哗哗叭叭的烟花炮竹声,即使大家的生活并不富裕可是人们却已乐观的态度把他们当做未来日子能够红红火火的象征,这一天累却幸福着,家家户户随意夜空中的美景守岁,尽管忙了一天早已疲惫不堪。
零点后小孩要早起,寓意着往后天天都起得早,零点后春节的第一顿饭必须吃饺子,水饺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盛一碗到两碗,意在人丁兴旺,当然,这一天也会有美味佳肴,在我们村,郎氏就没有这样的福气,因为他们在这一天不能吃荤,包括嫁出去的和迎娶进来的,大人们逗孩子们玩总会说今天可不能用钱呀,因为他们认为以后的生活就会少花钱,还有在这一天,特别在两三点钟时,田埂上坐满了男女老少(每家的田埂上),这是因为他们在掰白萝卜吃,据说今天吃了以后往后到山坡干活多大的太阳人都不会想喝水。
“拜年”初一到元宵节之前,人们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的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这不是初一到元宵节的每天都要拜年,只是人们选择拜年的时间不一样,拜年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归零式的拜年,有的是即将结婚的对象,即男方家找一些能说会道的和自己家亲人一起到女方家拜年,也有晚辈给长辈拜年,也有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大家聚到一起相互祝贺,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电话拜年和手机短信拜年,网络qq拜年等,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这种红包是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节日,但是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每个家庭过春节的方式是不相同的,但我相信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每个家庭都充满着喜庆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