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表示,今天这篇文有很多点都是和超超童鞋以及潘潘童鞋讨论后开的脑洞,感谢!
下午的《海神妈祖》是莆仙戏,反正我每次看莆仙戏都很欢乐的,因为我会很有兴趣地研究哪些词汇我比较熟悉,比较像我家黄老师的发音,果断是莆仙戏剧院的口音更接近黄老师啊。
从表演上说,作为观众,我觉得这个戏比之前鲤声的运用程式动作要多,所以看起来更有莆仙戏的感觉,当然这可能也跟他们果断用了本省的服装设计有关——除了最后一场梳妆成神以外,林默娘的服装全程没有用水袖或大袖,这才是适合剧种特色的啊。
妈祖的戏不少,我个人最熟悉的还是贡老师的京剧《妈祖》,还有郑怀兴老师给芳华写的《妈祖》。比较而言,贡老师那版的林默娘形象更偏神性一些,因为她在全剧一开始就明确表示拒婚不嫁,并且一直很执着地在履行自己维护一方平安的信念,所以才能在结局的时候被观音渡成神。而郑老师的林默娘则更偏人性,尽管有异于常人的神迹,但从一开始她就保持着常人的爱恋纠葛,最后也是因为出嫁前救海难献身才成神的。但无论神性强还是人性强,贡老师和郑老师笔下的林默娘都有一个最大的共性,就是主动的、发自于本心的意愿,这是林默娘最终能成神的根本原因。反过来看《海神妈祖》,林默娘的主动性就不那么明显,神仙两次出场,各种大道理,反而让人觉得她的很多行为都是在神仙的引导下才去做的,这在客观上削弱了林默娘行为的感人性。造成这个问题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情节安排顺序,神仙赠林默娘天衣,告诉她要断绝七情六欲(瞬间跳戏到白子画身上去了)才能成仙成神去救人,和后面林默娘自梳帆船头立誓不嫁其实是指向同一个目的的,但先听神训,再自梳明志,明显抹杀了林默娘的主动性,但如果这两个情节的顺序调换一下,应该就可以部分解决这个问题。
剧中有一个很跳戏的地方,就是一群渔民在跟“番仔”打招呼,居然说“哈啰”,我真是瞬间晕过去,我还以为我在看刘涛版的电视剧《妈祖》呢!
不过总的来说,还是希望莆仙戏能够振兴起来,私心里希望能够有机会多看到一些莆仙戏传统戏,因为,它真的是一个非常非常珍贵的古老剧种啊!
《林则徐与王鼎》是闽剧,是一个地道的男人戏,主打家国情怀。
从剧名上就能感觉到,这个戏是意图打造双男主,同类的剧目我能想到的就是郭启宏的《知己》以及它的改编版《金缕曲》。《知己》中,两个男人的目的并不大,就是为了重逢,但这样小的目的却能激发出宏大的情怀,期间的一事一情,都清晰明了。待到最后重逢之时,风霜满面的故人却是“纵是相逢也不识”,这才引起了观众对这人间悲剧的共鸣。《林则徐与王鼎》中,两个男人的目的太大了,大到要护佑大清,护佑黎民,小到也要重逢共守,这就导致其中要填充的东西很多,而戏曲的容纳空间有限,东西一多,就感觉情节略显散漫了。这个戏的时长很可观,也是因为要说的东西太多的缘故吧。另外,这个戏不止一次在我以为就快要结束的高潮以后,又再次进入情节,这个节奏让我的小心脏略震荡啊。
不过这个戏的演员真心是不错的,整体舞台效果也好呢。说起来好玩,最后林则徐年老,一身白衣白披风上了高台,鼓风机从下面吹起,哗,那个感觉,我好似看到了白子画上仙就要御剑起飞了啊——不好意思我又跳戏了,因为这个戏演出时间太长了,耽误我回家花痴华哥了,让我好桑心呢,这估计才是影响我对这个戏观感的最主要原因吧,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