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天训练营带来改变,给我的三点启示
倘若过几天结营后再来评价,我的的训练营作业是在起伏不定的状态下完成。按时交作业有,零点过后交作业也有;作业有一气呵成的,也有推翻重来的;也会因为时间的问题而焦躁。
不管怎么说,每次大的作业都基本按照要求完成了,对于一个半年内只完成过一篇读书分享稿的人来说,已经是一个了不得的成绩了。至于那篇分享稿还是拖了一个多星期,自己念叨了几个月,最后在答应分享的前几天完成的。
得益于从小很少娱乐,只有书籍可看,我对文字特别是古文有一种亲切感。只是学生时代虽然作文还过得去,参加工作后却很少摸笔,只是断断续续的写过一些。
能完成训练营课程,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内在的能量被激发的结果。
一、唯有决心,可以前行
但凡做一件事,没有决心是没法往前走的,也不能往前走,勉强走的话,到最后也是要半途而废的。
对于参加训练营的人来说,怎样才能保证按规定完成课业呢?
押金?督促?
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最终激发学习的必然是本人的决心,要学到东西、通过写作抒发自己等等,每个人的动力点不一样。
在接到参加训练营的邀请时,我跟朋友说要考虑下,晚上给答复。
之所以如此,一是如开头所说许久没写了,不确定能否写下去,再者有没有时间和心力去完成每天的作业,一旦参加,必然要学到东西,按照要求完成课业,这既是参加时对朋友的允诺,也是内心对自己的承诺。
记得训练营期间,有一节课程,因为自己时间安排的原因,很晚了作业还没开始写。算了吗?没完成不过是押金和惩罚而已;明天写?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这个口子却不能开,有一必有二。
想起自己参营的承诺,终于在零点之后把作业完成提交了。
决心,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承诺,对外也好,对内也好,主要还是对自己的承诺。只有有了决心,你才可以它为动力继续前行。
二、清晰目标,事方能成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就像《爱丽丝奇境漫游记》里说的:走那条路都行,如果你一直走,你总会到个什么地方。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谈到过自己在训练营的写作,及与自己公众号写作的区别时,引发了自己对公众号没有坚持下来的另一个思考:没有明确的方向。
在之前的写作中,会因为突起的想法偶尔写上两段文字,这个方面写一些,另外一个方面写一些,始终摆脱不了杂乱;加上看书的种类混杂,没有进行一个系统的整理归纳,想写的地方太多,却也多是断断续续。
那么在训练营期间为何能保持日更的一个状态呢?
明确的主题。
正如第一节的主题是:你究竟是为什么要开始写作?
往日的写作带有一种随意性,有了写的兴致或者看到某个事物有所感触就写,有的时候也会跟自己说写点东西,却因为无法确定主题而不了了之。
然而训练营期间,在思考每日作业的时候,因为课程有着明确的主题设计,就不用再去纠结要写什么,或者说想到什么都要写,也会依照当天主题,有方向的去搜集素材和构思框架,这也就解决了我在写作上最大的困扰了。
三、找准方法,刻意练习
看过这样的一个说法
技能的练习有着这样三种状态:不知、刻意、不自觉。
“不知”是自己在做某件事的时候,不去运用相应的技能提高做事的效能,也许是没有这个意识,也许是不知道这个技能;
“刻意”就是已经知道有这个技能,自己也掌握了,希望能够把事情尽量做的漂亮些,去刻意的是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技能,虽然不熟练,但已有改观;
“不自觉”的阶段,对于技能已经相当熟练了,经过长期的练习,已经可以下意识的运用了。
对于自己来说,以前的写作处于一种随意的状态,看过写作的书籍、上过写作的课程,也看过不少文章,对于一些技能都有所了解,但是在自己的文章中仍然没有做到有意识的去运用。
在本次训练营完成作业的时候,我就在想,第二次参加,需要对比之前有所改变,并刻意练习了一些方法:
分析爆款标题的作业的时候,就刻意的运用了数字和对比的方式为文章取了一个标题《掌握这4种方法,让你的标题在8秒内吸引读者的眼球》
在《如何写好结尾》这节课的作业中,我仿效类比的方法,将电影结尾和文章结尾对比引述,用电影结尾的技巧为文章结尾的方法做铺垫。对比以前在类似写作中的平铺直叙,效果自然是截然不同了。
结语
对于参加写作训练营前后的我来说,不仅仅是从半年一篇分享稿到一天一篇作业文的改变,更大的改变是重启了我的一些认识:
1、决心就是承诺,一旦做出承诺,为了保持一致性,必然会去努力完成它。参加写作也不例外,如果要在训练营结束后继续写作,就要对自己做出一个承诺;
2、没有主题不只是写不出来的问题,也是造成不能连续写作的原因,这一点在参训前后的对比就可以发现了;
3、技能需要刻意的去使用,你会发现它的魅力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