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
在李普曼《舆论》一书的第三部分中,李普曼讨论了刻板印象概念、产生原因、防卫手段以及识别方法等。
刻板印象的产生原因:首先,它是三观的基础,以某种印象阐释问题会让人感到舒适,让人有安全感。其次,它是能够合理解释现实世界的问题。然后,它能掩盖盲点,“消除”疑惑。 最后,其存在具有合理性,能够降低人对于认知人性、社会以及历史的成本。
发现刻板印象:要对舆论情况进行梳理,需要在庞大的阶层中进行准确的抽样。抽样的人群、抽样方法等等都难以做到准确。若一味依据自己主观臆断的因果关系来行事,那么处理问题一定会有先入为主的干扰,在权衡事实的过程中也无法科学地抽取样本用于分析。
思维存在着极大的随意性。我们若对某事怀有强烈的恶感,就会轻而易举地将这件事与其他我们厌憎或恐惧的事情联系起来,并在两者之间建立因果关联。但问题不能绝对化,变化时时存在。我们经常在无所不能和一无是处之间摇摆不定。我们赖以行动的视角、背景和维度,都在刻板印象中被割裂和固化。
另外,刻板印象是一种填充物,被个体从不同事实中提取出来的事实的属性以及特质,用于填充其他的事实形象。在我看来,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给“普遍性”的东西硬贴“特殊性”的东西所具有的特性的标签。
如果要对抗刻板印象,需要时刻牢记个体对于世界万物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这样才能方便自己作出修正。另外刻板印象是道德准则的核心,而且不同人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会导致冲突以及流言的产生。
阅读思考
阅读第三部分前,我在想讨论“刻板印象”这个客观存在的事物会不会太虚无缥缈?李普曼通过思辨的方式去思考它,而非量化的方式去验证它的存在。人又怎么能够灵魂出窍”般脱离于肉体钻到大脑内去亲眼所见它的存在呢?难道思想真的可以强大到感受到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存在吗?医生可以通过医疗设备捕捉到脑电波、心流的存在,但目前的设备无法捕捉到“刻板印象”的存在,或者其产生机制的“拟态环境”的存在。
《舆论》开篇由柏拉图的“洞穴隐喻”来代入,以及通过海岛上英国人、法国人和德国人的故事抛砖引玉般引出刻板印象的存在。叙述过程中会经常性地引用到美国历史上几位将军与政客的案例,说明作者对美国政治传统历史比较熟悉。随后便叙述人们脑海中的图景是如何形成的,并如何作用于人们讲脑海中的图景当成既定的事实,来影响判断现实世界,并如何做出反应的。
正因为“刻板印象”的存在,作者讨论了“共识〞形成是如何受刻板印象所影响,并如何作用于形成奥论。刻板印象的作用有利有弊,而非仅仅只有刻板印象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这里或许更应称作为“偏见”,并且刻板印象是客观事物,所以其本身无是非对错之分。在弊方面,刻板印象会遮蔽人们的视野,难以逃脱带有偏见地去看待事物,人在超脱于自身狭隘的视野去看问题,这样做很难,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人一旦能够超脱于自身这个狭小的“圈”去看待问题,这将会是另一个新的认知境界;利这一方面,刻板印象有助于维护人的精神支柱不倒塌,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一种偏见的存在比多种偏见所带来的危害远不及后一种,因为多种分歧的意见造成多个结果会带来多重危害。
阅读体会
“思想是细腻的”让我在读《舆论》时略有点体会,如“衣物会创造特定的心理和社交氛国”,穿衣这么平常的事物却都能够被觉察到其中深刻的社会意义,以及与人内心层面的投射。
女生就是要穿着文静,衣服布料少一点、裙子短一点就要被贴上不雅标签,仿佛这个人的人品都大打折扣。在刻板印象的影响下,我们渐渐失去的自由不仅仅是在穿着上。刻板印象不仅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与认识,更改变着大众审美和行为。同性恋被贴上了“变态”的标签,让本就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他们处境更加艰难;打游戏被贴上了“纯属浪费时间”的标签,而喜欢的明星打电竞的时候又是双重标准了;学霸被贴上了“没日没夜地学习”标签,仿佛所有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不是“天资聪慧,过目不忘”就是“疯狂补课,带着深度黑框近视眼镜,也不太懂人情世故。
我想我缺少的正是这样“善于观察与发现的眼睛”,以及思考的角度,如果我不知道这样理论的存在,又怎么能够嗅到其中的奥妙呢?还有用词上的精确、严谨,这都需要谨小慎微。在这互联网信息公开化的时代下,我不能保证我所说的每句话不能在网络上找出相应的语句。但如何学会思考这是求学过程中需要去想得问题,我们很多时候或许就是在前人提出观点的基础上,去做一些注脚,“我们并非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这告诉了我们,要在前人对理论阐释的基础上,然后去思考、理解,将复杂的事物理论逻辑化,“简单”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