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学之后,不知道何时冒出来了写作的想法。我依稀记得,那时候我刚接触到公众号,这个新鲜的事物让我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我陆陆续续地关注了有近百个公众号。
每天闲来无事,或是吃饭、等公交这些零散的时间,我都会不自觉地打开公众号,饶有兴致地翻看一篇又一篇我感兴趣的文章。我喜欢的多数是情感类和哲理类的文章。
我喜欢听他们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故事,看看他们是否也和我有些相似的经历或是同样的困惑;亦或是满怀期待地听他们谈论那些我不曾体验过的事物。每每都会有一种满足感。
我喜欢看他们尽情地挥洒笔墨,抛出五花八门的新奇观点,谈论他们的人生感悟,书写他们的哲思智慧,剖析事件背后的真相,抨击社会的不良现象,宣扬世间的真善美德。
渐渐地,我的心中萌生出一个念头,我可不可以也像他们一样呢?写我自己的故事,表达我的所思所想,与他人分享经历、交流观点,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呢?
我也有好多丰富曲折的故事,我也有一肚子的情感困惑想要抒发,我也有对各种事情的不同见解,我也有许多绚丽的奇思妙想……
其实,促使我萌生写作念头的,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是在我大二上马原课的时候,第一次知道了有一个民国才女,叫林徽因。
她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建筑家,是才华横溢的美术家,同时又是作家,创作了诸多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这个才貌双全的女子深深地吸引了我。
我渴望能成为像她一样的人,在事业上能做出优异的成绩,生活上能充满诗意,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能创作表达内心想法的作品,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
不就是写文章嘛?我也会呀,写了这么多年日记,一篇文章还会写不出来嘛。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写出来优美的文章来。这个想法令我激动、兴奋不已,恨不得立马能洋洋洒洒地写出一篇好文章来。
可是,当我动笔开始写的时候,我发现事情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容易。尽管我脑袋里填满了各种想法、胸中有万千感慨、肚子里有说不完的故事,但一落到纸上却完全变了味。
那些故事没有生命力、淡然无味;那些情感干瘪生硬、不自然;那些话语远不如我脑海中的生动、充满激情和力量。
我感到有些沮丧,也许是我写得太少了吧。于是,我决定勤快起来,每天坚持1000字。写完后发到微博,有时会发到简书。然后每天就盯着阅读量和点赞量不放。
这样坚持了十多天,我发现我的阅读量和点赞量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我很难过,又很焦虑。为什么我辛辛苦苦写了这么久,几乎没有人看我的文章呢?
我在网上看了很多写作成功人士的经历,还看了很多作家的写作经历,这其中也包括林徽因。我才突然意识到,他们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读了大量的书。
他们的阅读量和知识储备量是我难以企及的高度,他们用过的稿纸堆起来可能比我还高。我作为一个连书都还没读几本的人,怎么会妄想一下就能写出跟他们一样的文章呢?
想想觉得自己真是太天真、太可笑了。没有读足够多的书,怎么能学到那些优美的词句、巧妙的构思呢?没有看过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状态,又怎么敢谈论关于他们的生活呢?没有一定的阅读量,想证明自己的某个观点时,又怎么能做到信手拈来各种例证呢?
没有一定的阅读基础,想要写好文章,简直是难于上青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也一样,肚子里没有货,自然写不出东西来。
写作的第一步不应该是无休止写,这样写下去,总有一天会把自己掏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多读书,读得多了,思考得多了,文章自然而然也就出来了。
做任何事情,急功近利往往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写作同样不能心急,而要先慢下来,从多读书开始做起。有输入才能有输出,读好了才可能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