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2研读《孔子家语》

史料记载,孔子身高1.9米,而齐国大夫晏婴身高只有1.3米,两个身高相差巨大的春秋政治家,在夹谷会盟中结下了梁子,结果是直接导致后来孔子到齐国遭到以晏婴为首的齐国大夫们的集体封杀。

关于这一段历史,《史记》中有详细描写:

他日,又复问政於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溪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

後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语出《史记.孔子世家》)

当时孔子到齐国,齐景公没有记恨当年在夹谷会盟上孔子给他的难堪,反而虚心向他请教国家治理之策,孔子回答了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言外之意,齐国从礼法伦理秩序上就乱了,君主不像君主,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

一个国家要想国民同心同德,必须建立一套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稳定秩序,让每个人知道自己的身份和位置,并作出符合身份的行为,这是确保组织体系稳定的基础。

大到国家,小到家庭,道理是一样的。国家如此,企业也是如此。领导者的身份和位置,应该用于长远规划和拍板决策,枝末细节的执行,要交给属下去具体操办。臣子和属下的职责,是贯彻执行好领导的决策,而不能越庖代厨,逾越职权范围干涉领导的决策权。这既会造成组织决策的混乱,也会损害领导者的威信。

齐景公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因为在夹谷会盟时对孔子印象深刻,此时更对孔子刮目相看。

过了几天,齐景公又来请教孔子国家政务,孔子说,齐国太喜欢摆排场,大搞政绩工程,为了恢复齐桓公当年的霸业,穷兵黜武,连年征战,搞得底层百姓怨声载道,因此目前最紧要的是节制财政支出,休生养息。齐景公听了心里非常高兴,于是想将尼溪这片土地封给孔子,也就说,要聘请孔子做齐国的大夫。孔子闻讯,自然是心花怒放,以为自己受到了齐景公的重用,终于可以在齐国一展拳脚,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当年夹谷会盟时的精彩表演,为自己埋下了人生最大的政敌。

这个人,就是晏婴。

听说齐景公要重用孔子,晏婴不愿意了。他向齐景公进言说,以孔子为首的儒家那些人,能言善辩,口若悬河,混淆是非,却不懂得遵守其他国家的礼法。他只知道骄傲地顺从自己的意愿做事,却不考虑受教育的底层民众的想法,不顾及他们的感受。他过于重视死亡和丧葬,宁可过度使用财物,也要举行丰厚的葬礼,不可以作为向民众宣传倡导的习俗。他到处游说自己的学说,乞求当权者给予他们金钱地位和土地,怎能使用这样的人来治理国家呢?

自从周武王,周文王,周公这样的圣贤去世之后,周王朝的王室已经衰败了,王朝建立的礼制礼法也逐渐被人遗弃,但是今天你看,孔子喜欢穿着盛大华丽的服饰,连上下进退这样的基本礼节也要不厌其烦地繁琐行使,就是一百年也无法实现他那一套学说,老百姓一年啥也不干也行不完他那一套礼仪。如果国君您用他的政见来治理国家,改变民间的风俗习惯,还没有达到目的就先把民众折腾穷了。

晏婴说的有没有道理?有,孔子为首的儒家一定有这种毛病,但是绝对被晏婴夸大了。

史料记载,孔子内心是非常崇敬晏婴的,在《论语》中就有对晏婴的赞美之词,但晏婴也不这么看孔子,在他眼里,孔子就是曾经带给他失败与羞辱的政敌,孔子在齐国的遭遇,并不是晏婴一时间心血来潮,其时早在夹谷会盟时,已经埋下了种子。

齐国,曾经点燃了孔子政治仕途的一道火光,但最终被晏婴掐灭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家世渊源 孔子出生于鲁国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与颜姓家的女儿野合...
    chenge微博谈阅读 2,181评论 0 16
  • 轻拂一缕岁月的流沙 日子如暗香般浮动 你在那头 我在这头 小时候 爱是浅显的吐露不清的涩音 风吹起你的鬓发 如此柔...
    云儿小猫咪阅读 316评论 0 1
  • 杨薇玉《阳明心学》的学习心得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他是浙江余姚人,明朝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同...
    曹昊菲阅读 233评论 0 0
  • 打从三岁起,我爸就爱说一句话,这姑娘像我。 我记事很早,对于小时候很多事情都印象深刻,因了一些缘故养成了个薄凉性子...
    柒夜凉阅读 353评论 0 0
  • 如果有时光机, 我愿回到十年前, 那时,我们明眸白齿,裙摆飞扬, 阳光中,树荫下, 我们手拉手, 漫话我的未来,你的梦!
    小红狐狸阅读 585评论 1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