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贴壁纸的师傅来了,从外表看年龄不大,心中怀疑起他贴的水平,就想嘱咐他贴好点,毕竟万把块钱呢。
可话到嘴边又咽下了,看他打开工具箱,铺好地面,换了衣服,这个过程一直想着如何说,就开口道:看你的动作好麻利,想必在这一行也是干了许多年了吧,贴的质量一定很好啦!
他不慌不忙地说:因为太远了,我开车来,否则让我的员工骑车来呢。慢慢聊中,知道,他的大女儿昨天十八岁生日,爸爸给了520的生日礼物,自己从19岁开始刷墙,21岁贴壁纸,现在每天最多能贴60多卷,一卷30元,一天1000多元很正常的……贴着聊着,他的活儿确实令我满意。
如果,一开始就说:给我贴好点。估计他会不高兴,因为这句话意味着:命令、要求、不信任、被否定。一个人若带着情绪工作,想必活儿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所以,话,需要绕着说,想让他达到什么目的,就说他是什么。两点之间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把语言软化后说出来,对方更愿意接受,更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亲子关系也是如此。想让孩子作业不拖拉,就说:.“相信你在一小时内能完成”;不希望儿子玩手机,就说“儿子,帮妈妈去超市买点菜去”;看不惯孩子偷钱,我们不说偷,问问孩子“妈妈的钱不见的,如果是你拿了,相信一定有更重要的用处,能给我说说吗?”;看见孩子天天换衣服照镜子,不用直接说“不许和异性同学交朋友”,可以试探着问“觉得儿子精神状态很好,更帅了!很想分享你的好心情”……
期望孩子如何,就说如何,不要说“不要……”直接说“要……”,话说的温暖,就能造就一个人。尤其与孩子说话口气与内容,父母经常说的话会内化于孩子的人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