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其实是一种冒险活动。
一冒险,就有新东西。如果上次成功了这次还是一样用,那就少了很多乐趣。
你们在家画画可是不要学我这么话多哦, 家长要烦啦! (其实画画就是那么多心里说话 ,也需要分享,只是我们也需要学会独处静思,没人的时候一样可以自我对话)
我直播半个多小时了,但是你看一个柱子还没画完。其实就是慢工出细活。
等待是一个慢慢的过程。 看起来很狂放的画也许是画了很久的。
所以在家画画也要沉得住气。
有时候我还得出去走走,找找灵感。
这个色彩,充满了未知感。 因为在这幅画所在的情节里,是这样未知的感觉。 你用什么来画未知感?
混合了很多颜色的时候不要怕脏。手上脏啦纸上的色彩浑浊啦这些问题,在画的时候暂时不要去关注。画完了在看就了解啦!
不满意的时候是最开心的。 因为画错了呀!就需要我们双倍的智慧去完善他。 反而是好的提升。
今天没画好,就觉得吃饭不香了。 那画画岂不是变成了讨厌鬼?所以不要抱着这样心理去画画。
观棋不语。 画画也是动态的下棋的过程。 所以旁边看的人,也不要“语”。
听不到旁人的评论,自己画画才清净。
有时候我看着画的不太对,怎么办。色粉笔很轻微,轻轻的擦拭就好了,留下一点痕迹。
我用了很多种红。大红,偏橘的红,偏粉的红。可能看起来有点像但是画出来还是有区别。 多在纸上试试,这也没有人告诉你对错。
就是要自己去试。
画画其实是逐渐等待突破。
颜色好看是靠『用的好看』。 画的粗糙,是没有思维方式,没有画画的秩序,但是用好了,颜色组合在一起就好看 。
原先很多艺术家的作品印刷的不像现在这么好,但是也很好看。就是颜色组合的好。
中国色彩课的时候,要注意,辨色入微。
很多时候是看颜色的空间感、层次感。
不同的色彩形成的,很多是感觉的事情,不太好言说。
我们的启蒙课就在讲这些。
橡皮在色粉笔上可以营造一种很模糊很柔和的中间调。 所以不要擦太干净呀。 和手指很类似的效果,但是会更平均。
运用多种材料去混色,会不断有新的质感效果呈现出来。
画画时很孤独的时候。 需要自处能力。 如果画幅画总想着要去分享的时候,那么我们很少有时间真正留给自己。
画画变成工作的话,可能反而不容易很主动的去画了。要喜欢,要游戏。
这样的心态,和小时候挖挖洞、拔草捉虫一样的。
所以要说专注力的话,孩子的时间可以归自己管,他们自己就会很专注了。
对于创作者,我们在旁边以欣赏者的心态就可以了。
这种秩序可以让我们感知的边缘扩宽。 色感也是这样来的。 色感就是色彩的秩序。
不断的画不断的画,色感渐渐就出来了。
小孩的兴趣短,有时候不配合 怎么办?
为什么要配合呢,我小时候很叛逆的。 如果别人让我做什么事,我总会拒绝。这其实是儿童在成长时候正常会出现的。 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听话的孩子,那他其实很难自我发展。
新一代的关系应该少一些从高处的要求。不带给他压力的平等交流。
做规划,但是不要求,不勒令。
诗集推荐。
诗集在我们新出的诗歌课里都会有。 我现在手边的有:冯至译诗选 歌德 里尔克 阿米亥诗选 希尼诗文集 特兰斯特罗姆诗选。
诗集和绘画一样,在创作时候,诗是重新去理解你的概念。 比如重新体验你感知的食物,感知你的思想。是我们要重新提出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