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先生打电话约我一起去会生意上的朋友,心里有一些不情愿,也没有明确表达,只是应付到:店里有顾客,我还没有下班呢?
先生第二次再打来电话时,就答应了。
晚上回家,看到儿子吃了火腿肠,喝了饮料……吃的都是些“我认为”的垃圾食品,心中有些不快。这些天,在我的精心照料下,儿子的饮食习惯在慢慢的做着改善,今天的因为先生临时的邀约,儿子的习惯又似乎恢复了原形。
心怀怨气的跟先生说:“以后生意场上的应酬,就别叫我了,孩子更需要陪伴和照顾。”
我没有停止责备,继续分析着我认知里面很多先生的不应该的东西……显然,先生不高兴了,我才意识到。
生活中很多时候被情绪带走,又在自我的觉察中被叫停,屡屡发生,又无可奈何。
(一)觉察
今天,皇甫老师的《家长自我成长三步曲》中,觉察的三个层面,将我的内在情绪的起伏描述的淋漓尽致,让我看见了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生活的一日三餐,必须是蔬菜、米面和油盐,而不能是火腿、饮料加面包。让我看见了 ,我只会摸着障碍走路的消极心理模式,而违背了生命的本质是创造,教育的本质是创作的基本规律。我完全可以真诚地拒绝先生的邀请,真实的表述自己当下的感受,勇敢的寻找出当下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方向,更加可以欣喜的接纳当下所发生发生的一切,并且从中获取更多的人生价值。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我们要反观自己内心安住的地界,到底是在人心之处,还是在道心之处?这个层面的觉察是一个人内心次序的生发的起点,也是一个人看待世界的窗口。
(二)走向觉醒
学习成长的改变使我有了觉察的能力,我看到了自己,并愿意向自己的内心深处走去。
我坚信:黑暗终将过去,黎明过后总会迎来曙光。
(三)觉悟
觉悟是觉醒的终点,是把生活美如画,把日子过成诗。
夸
姐姐夸弟弟
浓眉大眼
鼻梁高挺
赛过刘德华
妈妈夸女儿
牙齿洁白整齐
脸庞方正大气
女儿夸
我像极了妈妈
我开始试着,把午饭间的嬉戏,写成诗。
江洪波老师在《泰山论教》中说:简单的事情要重复做。
包老师昨晚分享时说:把生活过得活泼些。
致敬老师在《厚德父母训练营》中讲:一切只与美好对接。
我要自己将置于觉悟处,不断的修,不断的炼。
2021·10·12 周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