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士忌,柠檬冰茶和劣酒

【摘要】1972年10月14日它在美国上演之后,影评人宝琳-凯尔、罗杰-伊伯特给予了这部影片很高的评价。宝琳-凯尔影评中如此赞誉:“贝托鲁奇和白兰度改变了一种艺术形式的面貌。”但意想不到的是,影片在意大利全面遭禁,直到15年后才解除。很多艺术作品遭遇过相同的待遇,但并不妨碍它的伟大。

《巴黎最后的探戈》剧照


《巴黎最后的探戈》电影海报


先来杯威士忌。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巴黎最后的探戈》,在我看来,就像一杯威士忌,一口喝下去就将下班后晕沉疲倦的身体,刺激得清醒过来。

这是一部经典又充满争议的电影。影迷们在谈论马龙-白兰度的时候,会说到很多他的代表作品,会说到教父堂-维多-柯利昂,会说到码头工人特里-马洛伊,街头小混混斯坦利,甚至是柯兹上校,但似乎很少有人愿意提起这一部《巴黎最后的探戈》和他饰演的保罗。

这与电影讲述的故事有关。即使放在今天的中国,这也是一个非常大胆,放纵,色情的故事。那些纯洁的姑娘们,阳光的小伙子们,是不太愿意接受这样粗暴,私人,狂放,又显得压抑和无聊的故事。多么愚蠢又固有的观念!

1972年10月14日在美国上演之后,影评人宝琳-凯尔、罗杰-伊伯特给予了这部影片很高的评价。宝琳-凯尔影评中如此赞誉:“贝托鲁奇和白兰度改变了一种艺术形式的面貌。”但意想不到的是,影片在意大利全面遭禁,直到15年后才解除。很多艺术作品遭遇过相同的待遇,但并不妨碍它的伟大。

故事讲述了中年作家保罗丧妻之后一段孤独,脆弱,荒淫,怪诞的情感生活。它完全突破了传统讲故事的方式,镜头压抑,情节琐碎,结构关系看似凌乱,没有逻辑,但瞬间爆发出来的情感力量又完全打动人心。这是真正的作家电影。电影中的情感永远比观点重要。

电影真实得让人难以接受。就如同现实生活,我们每天在网络上看到的意外伤害,离奇死亡,荒唐谋杀,你搜集起来放在一起就会吊诡地发现,报道方式如出一辙,某地方某时间某人持抢或持刀杀死某人。看完之后,我们其实不知道当事人的名字,也不知道事件更多的细节,只知道这是一件刺激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生活身边的事情。我们不想也没有闲情管他们妈的当事人是怎么想的,究竟是怎么回事,确实,这世界够疯狂,我们也够麻木。

如果将影片的中间部分拿掉,只剩下开头和结尾,那就似乎成了我们经常能够在电视上看到的社会时事新闻:一位中年男子尾随一位年轻女子强行闯入她的家中企图实施强奸,慌乱中年轻女子拿起枪射杀中年男子。我们喜欢看一些正常的故事。这就是再正常不过的故事。我们不在乎中年男子究竟跟这位年轻女子发生过什么关系,更不在乎这段关系跟最后的杀戮有什么关联。

但贝托鲁奇发挥它的想象力,他在故事中间部分放入了更多的东西:这位中年男子住在巴黎的一栋破旅馆里,有一天,一位名叫让娜的女子出现,他们忽然地做爱,动物性的情欲,野蛮,孤独,露骨,空荡荡的公寓里阴冷的空气包围着他们,空气中夹杂着脂粉、香烟、体液和虚幻的气味。

两位陌生人开始互相讲述自己的故事。中年男子的妻子罗丝刚刚自杀,年轻女子准备结婚;中年男子知道他的妻子还有一位情夫,也住在旅馆里,他还去看了他;年轻女子的未婚夫是一位导演,正在拍摄一部以她为主角的纪录片。马龙-白兰度演饰的中年男子怀着坚硬又脆弱的孤独。饰演年轻女子的玛丽亚-施奈德新鲜得像颗桃子。

白兰度有几处的表演载入电影史:亡妻床前苦涩的独白;那场令人惊讶的“黄油戏”;在酒吧里那段表白。七年后,他在《现代启示录》中饰演的柯兹上校出现类似的表演,或许得益于此。伟大的表演升华了电影的主题:爱是如此虚幻,迷离,琢磨不定,又如此让孤独的灵魂无法自拔。

电影的最后时刻,保罗闯入了让娜的家里,被射杀在阳台上。在倒下的那一刻,他不忘吐出口香糖找一个地方粘上。一位中年男人刚刚被唤醒的虚幻之爱又重归失去。

《巴黎最后的探戈》剧照


看完贝托鲁奇的《巴黎最后的探戈》,想起了夏尔-波德莱尔的《恶之花》,翻出来看,找到了这首《虚幻之爱》,想象它是电影里的保罗为让娜写的一首诗:

当我看见你走过,亲爱的懒人,

乐器的歌唱在天花板上中断,

你和谐舒缓的身影暂时停顿,

播撒你那深沉目光中的闷烦;

当我映着煤气灯光静静凝视

你苍白、具有病态之美的额上,

在那里夜的火把点燃了晨曦,

你的眼睛吸引着人如同肖像,

我想:她多美!而且新鲜得古怪!

纷纭的回忆,庄严沉重的塔楼,

冠冕,她的心虽像桃子受损害,

却已成熟,一如其身,钟情好手。

你是有无上美味的秋之果实?

你是等待着泪水的悲伤的罐,

令人遐想远方之绿洲的香气,

温柔的枕头,或者盛满的花篮?

我知道有一种最忧郁的眼睛,

丝毫不把珍贵的秘密来隐瞒;

珠宝匣无珠宝,颈饰无纪念品,

比你还空虚,比你还深沉,哦天!

然而作为表象的你不是足以

让逃避真实的心灵感到欢欣?

你的笨拙,你的冷漠,有何关系?

面具、布景,敬礼!我崇拜你的美。


《翻乐谱的女孩》电影海报


一杯威士忌意犹未尽。

紧接着,我又看了一部法国电影《翻乐谱的女孩》。这是一部简单的作品,当然也是一部好作品。它让我想起一些有趣的往事。记得我刚入广告业做文案的时候,一位资深的创意总监给我讲了一则关于钢琴的广告案例,文案标题是: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

后来我一直没有忘记这个案例和这句广告语。《翻乐谱的女孩》这部电影却告诉我们:学琴的孩子同样会变坏。我们是愿意相信广告还是电影?

电影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梅拉妮的女孩10岁那年去参加钢琴考试时因一位名叫阿里安妮的钢琴家在她演奏的时候不经意的签名而导致考试最终失败,23岁的梅拉妮并没有忘记十年前命运转折的那一刻阿里安妮带给自己的伤害,她处心积虑地来到了阿里安妮的身边,从孩子临时的保姆到女主人赏识的翻谱员再变成诱发阿里安妮婚外情的对象,她残忍地破坏了本该属于女钢琴家的一切,然后,她心安心得,悄无声息地离开。

会演奏巴赫、舒伯特的梅拉妮,在追寻人生的美好而不得的旅程中,变成了破坏这一切美好的冰海女神狄俄涅。

81分钟的电影流畅而轻快。几乎没有一处镜头是多余。台词也少得可怜。没有什么幽默桥段。配乐都是电影里有的钢琴曲,三重奏。表演平静而克制。所有的心理冲突都通过细微的暗示完成:私家花园里捉迷藏时手贴手摒住呼吸那一刻;时装店里换礼服时惊鸿一瞥;汽车驾驶室里轻轻一吻;餐桌上目光对接……所有的内心戏和情感表达都通过演员的眼神,表情和行为表达出来,表达的方式又显得真实,自然,静谧而又暗流汹涌。

非常舒服的电影。好像喝了一杯柠檬冰茶。

学琴的孩子也会变坏。在一个功利化、欲望化的社会,任何追逐美好理想的途径,都可能让人变得失去理智。当钢琴家代表名望、社会地位、美好追求的时候,它本身就是一颗糖衣炮弹。但电影里根本没有这样的观点,或许这就是电影跟广告的不同,它不会将“学琴的孩子不会变坏”这样的观点硬生地强塞给你。也不会跟你探讨梅拉妮行为背后的动机。那才不是电影干的事情!好的导演从来不屑于干广告人、小说家、心理学家的事情。

这部冰冷又美妙的作品,确实适合一个人独自观看。


《为了霍洛维茨》电影海报


贪心的人总以为吃了好东西之后还能碰到更好的东西。

随后,我又看了一部讲述韩国天才钢琴家成长的电影——《为了霍洛维茨》。这是一部随机性观看的电影,我之前对这部电影没有任何概念,不知道导演的资历,不明白演员的背景和履历,更不清楚这个故事是不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总之,因为“霍洛维茨”这四个字——学过钢琴的都知道这四个字的份量,我在5秒钟内作出了决定。

当我知道韩国著名演员尹静姬的丈夫就是国际知名钢琴家白建宇时,无形之间对韩国演艺圈的人士增加了几分敬意。原来好演员并不一定要嫁给某官员的儿子,做某企业家的媳妇,或者某上市公司的CEO的小三。进而又想,电影表演艺术家热爱音乐,钢琴演奏家热爱电影,这对艺术圈来说,是一件多么多么正常的事情,理应比俞伯牙遇见钟子期还要正常一百倍。

电影看完之后,相当失望,我甚至觉得那姑娘家的琴房的墙壁上都不应该挂着霍洛维茨青年时候的照片。片中,从头到尾,教钢琴的年轻女老师一直的演戏,却没有一处让我体会到她对音乐的独特情感;从头到尾,她一直在不停地念些罗嗦乏味的台词,却没有一处真正透过耳膜跑进心灵;从头到尾,电影都在表现那位天才的儿童对音乐的敏感和早熟,却又显得那么虚假、糊弄和做作。将高雅艺术拍出乡村故事的格调,或许是这个故事最大的贡献。

对照《翻乐谱的女孩》,这部一个多小时的电影让我感觉在承受马拉松长跑的煎熬。完全是一部拼凑而成的电影。消费天才神童,消费高雅音乐,消费屌丝逆袭白富美,消费励志成功学,导演无耻地意淫了观众,观众又肤浅地、轻浮地通过电影抚慰了欠感动的心灵。喜爱虚假艺术的民族总是不停地在制作虚假的泡沫,还误以为自己身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式的童话世界。

它并非仅仅是一部品位差的作品,更是一部非常媚俗的电影。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说:“‘媚俗’一词指不惜一切代价想讨好,而且要讨最大多数人好的一种态度。为了讨好,就必须确定什么是大家都想听的,必须为固有观念服务。所谓‘媚俗’,就是用美丽、动人的语言表达固有观念的愚蠢。它惹得我们为自身,为我们平庸的感受与思想一掬热泪。”

理所当然,大众媚俗者有媚俗的需求,有媚俗的态度,媚俗的行为,并能够从媚俗的电影中享受到一种异常激动的满足感。这样,也就能够解释在世界任何角落一部又一部扛着“大片”、“娱乐片”名号的烂片一次又一次上演,我们乐呵呵地娱乐完,又笑嘻嘻地期待下一次娱乐的到来。

一部蹩脚的电影足以毁掉了一个人的三观,如同一杯劣酒足以伤害一个人的肠胃。

《为了霍洛维茨》电影海报


米兰-昆德拉这样说过:“由于必须讨好,也即必须获得最大多数人的关注,大众媒体的美学不可避免地是一种媚俗美学;随着大众媒体包围、渗入我们的整个生活,媚俗就成了我们日常的美学与道德。直到不久以前的时代,现代主义还意味着一种对固有观念与媚俗的反保守主义的反叛。今天,现代性已经与大众媒体的巨大活力相融,成为现代人就意味着一种疯狂的努力,竭力跟上潮流,竭力与别人一样,竭力比那些最与别人一样的人还要与别人一样。现代性已披上了媚俗的袍子。”

毫无疑问,在这个麻木不仁的时代,媚俗正在疯狂地扩展,我们生存的世界就是一个娱乐的世界。媚俗电影,二流电影,轻浮电影,以及伟大的艺术电影,都归类于到娱乐作品中,都被大众冠以一个数字。这也就不难理解上述的三部作品在豆瓣电影的评分为什么完全相同。

后来,我在想这三部电影之间的关系,或许它们就是经典电影、好电影与媚俗电影三者关系的缩影。每当我想去谈论一部电影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影评人宝琳-凯尔说过的一句话:“有时候,人们似乎没法真正分清楚,哪些电影能真正拓展我们的经验,哪些电影仅仅只是打动了他们而已。”好的电影与很好的电影,好的表演与伟大的表演,它们之间存在鸿沟,像葡萄与葡萄酒之间的距离,但是,当我们同时观看它们的时候,反而忽视了这一鸿沟,我们会因为某部好作品离我们距离很近而倍感亲切,某部伟大的作品离我们很远而顿生厌倦。我们喜欢聆听窗前小鸟的歌唱,却不愿意抬头远眺天边的云彩。

更普遍的是,更多的时候媚俗的电影操控我们的反应,用欺骗的手段来撩逗我们的情感,我们还为这种情感感到满足,这或许就是媚俗时代媚俗者对待电影的全部内涵。

我无比怀念起威士忌在胃壁燃烧的感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496评论 6 50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407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632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180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198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165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52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10评论 0 27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24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42评论 2 33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1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24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17评论 3 32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68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23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2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11评论 2 35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 蔚蓝 云尽处 与海相连 彩霞捧日出 细浪轻拍沙滩 桃花小岛隐约见 薄雾缭绕境若神仙 海鸥声里樯桅动 白帆渐行渐...
    梅开如雪阅读 305评论 2 7
  • 在漫长的历史中,饥饿始终伴随着人类,随着技术的进步20世纪社会发生了一个天翻地覆的逆转。在发达国家,不仅饥...
    吴航斌阅读 201评论 1 1
  • 2016.03.19是一个初春的周六,可是没有阳光明媚,天阴沉沉的,肉眼可见的灰尘弥漫在空气中,和我刚来上大学的那...
    青春是打了鸡血的明天阅读 749评论 1 0
  • 我觉得从小就比别人早知道情爱,我二年级喜欢一个男生,他是我这辈子永远想要得到的人。等我长大后,很巧他父母和我父母在...
    纠结伤心人阅读 222评论 0 0
  • 1b8db272ad9a阅读 25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