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10岁的时候认识你,那么11岁的时候,
我们只认识了1年,占我人生比例的1/11;
如果10岁的时候认识你,那么30岁的时候,
我们就已经认识了20年,占我人生比例的2/3;
如果10月的时候认识你,那么80岁的时候,
我们认识了70年,那已经是一辈子了。
(一)老朋友,也许比你还了解自己
去年过年的时候,走在家乡的大街上,迎面走来一个男生,突然大叫了一声:班长!
我愣了一下,没反应过来。走近以后才认出来,是初中时的前桌,胖了点,一个性格有点腼腆的男生。
记忆力很好的他,问我现在还凶不凶,还会不会写东西,还和以前一样爱看书,还会做读书笔记吗。
哗,回忆一下被牵扯到了十来年前,那是一个做班长时候对同学有时候发脾气的我,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的我,喜欢看书的我,一个学期都能做一本读书笔记的我。
前阵子和大学室友一起吃饭,问我最近看什么综艺节目,我说也不太看综艺,就看看《新歌声》吧。
她说:这就对了,感觉这个综艺节目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我惊讶:诶?为啥这么说。
室友笑了笑:你不是从大学起就很爱听音乐的吗,我们寝室那时候的歌都是从你那听来的。
我竟然突然有点感动起来,都快忘记了那时候每天一回到寝室,就可以在音乐中找到一个世界的自己。
虽然年龄渐长记忆会模糊,但在老朋友的心里都还有着你鲜活个性的特点,真让人安慰。像super star里唱的一样:如果我忘了我,请帮忙记得我。
(二)渐行渐远的朋友,都算了吧
孩子的世界是色彩缤纷的,会有很多梦要飞,天真的以为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也顽固的认为友谊就是天长地久的。
但事实上并不是,虽然我们毕业分离时说好,不管何时何地保持联系,但过了几年,尤其是成了家的,有了自己生活的圈子以后,慢慢的就疏离了。
我看到一个关于朋友的定义:双方心理地位平等,且相互交往。感觉这句话完完全全的诠释了朋友之间为何会渐行渐远。
我们都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他和闰土的友谊的断裂明显就已经是心理地位已经远远不平等。当鲁迅先生脑海中还是一个会在雪地捕鸟,月夜刺碴,"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的少年,这边却是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
互相交往,一般指的是有来有去,虽然可能空间和时间的距离会拉开一些家长里短的话题,但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还在同个频率上,你说一句话我还能get到你的点,我抛出一个话题你也接的上,有来有回的,成长步调一致的,就还是朋友。
而那些渐行渐远的朋友,都算了吧。
要么可能是一方主观的认为心理地位已经不平等了,我看不上你了,或者你看不上我了;要么就是因为时间空间的距离,两个人的关注点和生活圈已经大相径庭,也找不到什么共同话题了。
像那些花儿唱的一样: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啊,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三)时间会帮你筛选,留下来的才是朋友
友谊其实挺脆弱的,尤其在每个人都慢慢有了自己稳定的生活圈子以后。
每个人的精力都有限:日常工作要加班、家有老小照顾,再加上一定的自我空间,分给友谊的时间实在有点奢侈。
不是刻意,而是友谊的小树必须要时间来灌溉,尤其还是小树苗的时候,待有了很多年的时间积淀,已经有了足够的基础,花的时间和友谊就不再成比例了。
我非常喜欢一个词叫:殊途同归。
就是你我不小心走散了,虽然走的路不一样,但是我们的本质没有变,追求的东西也没变,而最后也能到达同样的终点。
人家爱到不行的时候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而老朋友确实“三秋不见如隔一日”。我在不知不觉变老的时候,你也在变老啊,所以不小心就同步了。
真正的好朋友是困难时的第一时间的帮助,是你越来越好时的不嫉妒,是伤心欲绝时可以跟你说说心里话,是喜悦开心时真挚的分享。
喜欢“相见亦无事,别来常思君“”那种淡淡的眷恋。
到了一定年龄,老朋友一定会越加珍贵,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并且随着时间越加流逝,能够走进我们心里的朋友也越来越少。
感谢时间,会帮我们筛选那些走在一条路上的朋友,也感谢被留下来的朋友,因为我们真正见证了彼此,这一次短暂而又美好的青春,和灿烂而又丰富的人生。
更多文章关注公众号:林小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