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为自己做哪些选择?快乐可以选择吗?快乐是一种选择。
仔细想想,往往是情绪决定了我们的选择,我们很少去选择情绪。我们的情绪往往受外界因素影响,而不是我们自己决定的。
我自己决定过自己的心情吗?从来没有。
因为天气不好,所以心情不好,因为没心情,所以不想做事情;因为做不好,所以不开心,因为不开心,所以不想做。而不是即使天气不好,我也要选择愉快的工作,即使学不会,我也要选择快乐的学习。前者是被动的,后者是主动的,结果是天壤之别的。
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被动,当发现有主动的人时,触动是极大的。
今天随手翻看塞缪尔的《天助者自助》时,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塞迪·史密斯是约克郡弗士顿勒克区的一个牧师。当他最初接下这个牧师工作时,他并不认为这是适合自己的工作,不过还是以乐观的心态干了起来,并决心全心全意地去做好它。他这样说道:‘我已下决心要喜欢上这份工作,去努力做好它。这远比只会埋怨工作无聊透顶、说那些个废话要更像个男人做的事。’ ”
“我已下决心要喜欢上这份工作,去努力做好它。”
喜欢上这份工作是我决定的。而不是因为这份工作活少钱多离家近,才喜欢上这份工作。因为几乎不存在这样的理想工作,而主动选择去喜欢上这份工作,才有可能逐渐接近理想工作。
这让我想起了去年公司邀请的一位合作伙伴来参观访问时的问答,当有人提问说,是什么事情或契机让你信任我们的服务时,他答说:"trust is a decision." 信任是一种决定!
我们还可以决定什么?
我们还可以决定相信自己。
“在一些科研条件上我们与外国有差距。我们应认识到,这只是一些外部因素,关键还是内在因素,在于建立信心。搞科研工作的第一条是要投自己的信任票,不要觉得自己不是这块料,不然什么出息都没有。首先要肯定自己就是这块料,要投自己的信任票,相信自己是有所作为的,这样才有强大的推动力,去钻研,去大胆地探索。”--科学院院士 彭少逸
选择相信自己,才有强大的推动力去钻研去探索。
我们生活的样子都是我们选择的结果,包括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被动的选择和主动的选择,都是我们的选择。
当我们选择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不要患得患失。
只要想法是正确的,剩下的就是持续行动,当然,很有可能坚持下来的结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可是连院士都说了,“不管什么样的工作,总要有自己的新见解,想办法搞出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同时还要认识到新陈代谢是客观规律,没有一项技术是十全十美的,都是可以更新的。” 连院士都在创新的同时也要去接受创新成果的不完美,我们普通人为什么不能接受呢。
所以,大胆的选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