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命:使也。从口从令,始见于西周金文。甲骨文的“命”和“令”是同一个字,“令”上部像个大屋顶或是一把大伞盖,下面是一个席地而坐或是半跪着的人,这个人似乎在规规矩矩地倾听别人对他发出指示,下达命令。
也有人认为,这半跪着的人就是发布命令的人,其本义是命令。后来为了强调发号施令的原意,西周金文中多加一个“口”,构成了“命”字,命、令通用。
如毛公鼎:“膺受大命”,“大命”即天命,铭义即接受上天的命令。又如《书·尧典》:“乃命羲和。”
命也指生命、寿命,东晋玄学家、训诂学家韩康伯解释《周易》时云:“命者,生之极;穷理则尽其极也。”
生命也可说性命,《左传·成十三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意为:老百姓得到了天地的中和之气而降生,这就是生命,然后就有动作、礼义、威仪的准则来固定天命。
孔颖达的《春秋左传注疏》曰:“命虽受之天地,短长有本,顺理则寿考,逆理则夭折,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法则,以定此命,言有法,则命之长短得定,无法,则夭折无恒也。”
《荀子·哀公》:“则若性命肌肤之不可易也。”韩愈《东都遇春》诗:“譬如笼中鸟,仰给活性命。”
性命也指古代哲学范畴。指万物的天赋和禀受。如《易·乾》:“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孔颖达疏:“性者,天生之质,若刚柔迟速之别;命者,人所禀受,若贵贱天寿之属也。”
“乾道”即天道,时刻都在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化育万物,使万物各依其本质,赋予生命,各个生命之间各得其所,各得其宜才能达到真正的祥和。
朱熹曰:“物所受为性,天所赋为命。”性分为天性和自性,命分为天命和自命,通俗地说,人自己可以控制的命叫自命,也就是自我认定的一种使命。
人自己不能控制的命叫天命,当我们想尽办法,都无法做出改变之命就是天命。《增广贤文》曰“无可奈何之谓命。”我们要“尽人事,听天命”。
孔子看望病重的弟子伯牛时曾说:“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荀子曾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制法度也就是“制天命”,
“伪起”的人构建礼义法度,借以治理天时地财的存在资藉,做公平合理的分配,为全民所分享共享,所以说一国的命脉就在客观的礼义法度。
命也有“道”的意思,如《诗·周颂》:“维天之命,於穆不已。”《庄子》也称“道”为天,如“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
命也指名,如《前汉·张耳传》:“尝亡命游外黄。”注:命者,名也。亡命即脱名籍而逃亡。
“命”字假借指“给与”,如授予名称为“命名”。
礼:包括仪礼和周礼,《左传》记载:“子大叔(游吉)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非礼也。”
简子曰:“敢问何谓礼?”对曰:“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
子大叔认为“礼”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法则,如果人人都能自律从礼,天下就实现大治了。赵简子听后深受启发,表示自己将“终生守此言”。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称其为君子;不懂礼,就不能立身处世;听不董别人的话,就不能真正了解别人。
本文是《论语》最后一章,孔子再次向君子提出了立身处世的三点要求,即“知命”、“知礼”、“知言”,表明孔子对于塑造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有高度期待,他希望有合格的君子来齐家治国平天下。
命运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都要看清楚自己的命,分析自己的成绩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的还是上天赋予的?不该贪天功为己有,挟天资为私能。
人生有顺有逆,顺境时不该得意洋洋,无限看高自己,自以为无所不能;逆境时也不必灰心丧气,怨天尤人,一味看低自己,自认为一无是处。这就失去了君子风度。
人如果应该“知命”,上山时能想到下山的结局,涨潮时能想到落潮的必然,在事业顺利时,不能骄傲,不顺时,不能颓废。
马克思曾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离不开社会,而礼是天经地义的,百姓必须实行的,不然无法立足于社会。
与人交往时,必须具备语言洞察力,掌握善于倾听的艺术,通过对方的言谈而了解对方的心理和愿望。
中国没有哲学吗?
利玛窦是最早把《论语》翻译成西方文字的外国人,他翻译的《论语》被带回欧洲后,得到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支持,并取名为《中国哲学家——孔子》公开发行。
法国哲学大师伏尔泰(1694年——1778年)读完该书后,对其佩服得五体投地。
伏尔泰说:“东方找到一位智者。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孔子的书中全部是最纯洁的道德,在这个地球上最幸福的、最值得尊敬的时代,就是人们尊从孔子法规的时代,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70多年后,一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1770年——1831年)诞生了,他的“唯心论”和“辩证法”哲学思想影响了西方现代哲学的方方面面,对社会各行各业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黑格尔看到伏尔泰对孔子的评价后,决定亲自研究一下孔子的思想。没想到,黑格尔读完孔子的著作后有些失望,发出了惊世骇俗的言论:“孔子在《论语》里讲的那些学说属于常识性的东西,只是一些平常的道德训教,他更像是一位道德学家,一个世俗的智者,而不是道德哲学家。
孔子长于务实,却拙于思辨,他的思想缺乏哲学思辨,人们从中不能获得特殊或新鲜的东西。他在《论语》里讲的那些道理,其它民族也有,而且可能更好。
黑格尔怎么会对被誉为“圣人”和“万世师表”的孔子,这么不以为然呢?他甚至还说“中国没有哲学”,事实果真如他所说的那样吗?
“哲”的本义就是智慧,如《书·舜典》:“濬哲文明,温恭永塞。”意为:智慧深远且文德辉耀,温和恭敬的美德充满于天地间。
又如《洪范》:“明作哲,聪作谋,睿作圣。”
古代把很有智慧的人叫“哲人”,如《礼记》记载: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於门,歌曰:“泰山其頽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入,当户而坐,子贡闻之,曰:“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梁木其坏、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夫子殆将病也。”
白话文:一天早上,孔子起得很早,他双手搭在背后,拐杖拖在身后,在门口一边敲打着一边歌唱道:“泰山将要崩塌,栋梁之材将要毁坏,智慧卓越的人将要凋谢。”唱完之后进门,对着门坐着。子贡听见,自语道:“泰山将要崩塌,那么我将瞻仰什么?栋梁将要倒塌,那么我将住在哪里?贤能的人枯萎,我们还仿效什么?难道老师将要生病吗?”果然七天之后孔子去世。
那么“哲学”一词怎么来的呢?是个舶来品。其希腊文写成philosophia,是“爱智慧”的意思。据赫拉克利特的《论无生物》中记载,最早使用这个词语的是古希腊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他把自己称作爱智者。
上世纪十九世纪,一位日本学者将希腊文译成汉文“哲学”。后来,晚清学者黄遵宪、康有为等将哲学一词介绍到中国,后渐渐通行,很快成为道、玄学、形而上学等词的通用术语。
西方哲学更注重思辨,而我们中国哲学更注重生命的实践和感悟。哲学原本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智慧,是人与世界的本真互动中所呈现的智慧之光。
脱离实践的哲学是没有生命力的哲学,是束缚人自由的思想、观念或教条,因而不是真正的哲学。
曾经有个西方学者来中国大学访问,再次提到了“中国没有哲学”而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其实是个误会,他的意思就是中国的儒家思想才是最伟大的,而没有西方式的低级的东西——哲学!
瑞典籍,197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尔文曾说:“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二十五个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