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我们的心灵旅程
——读《教学勇气》2——10周年纪念版前言
很不习惯通过录音的方式来读书,但今天还是坚持录音了。先后录了4次,最后分成几段录音,才完成了今天的朗读人物。我感觉郭老师挺有办法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每位共读者通过自己朗读,深入思考,才能读进书里去。
【身处一种贬低内心活动的文化中,我希望多做一些事:不仅仅是说明好教师必须克己、自省,还要试图去理解激发他们的生命活力、影响他们更好或更糟的行为的种种动因。——P10】
在接受学校要求我带领青年教师沙龙共读的时候,我尽力做好共读服务工作,制作海报,每次共读都亲力亲为。后来,分好工。他们因为身体累了、时间不巧、家里有事等,变着法子请假,尽管有失望,但无条件同意。我在克己、自省的同时,从内心里接纳教师们的各种状况,并试图理解激发他们的生命活力,比如,发现每周一次主持,对于有些老师来说是一种负担,他们的心里有恐惧,我能理解;共读暂时看不到效果,教师看不到短期效益,所以积极性不高,我也能理解。我非常高兴的是,钱子禾、邹韩啸老师一次没落过,他们的坚持给了我积极的回应,我为他们的成长感到开心。
为了吸引更多的老师来参与,我平时做好统计,及时公布共读情况,给积极分子发放证书,努力从外部给教师一个看得见的动力,但感觉效果微乎其微。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影响教师成长的各种因素,但似乎很难,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遇到的事情不一样,我只能用自己的坚持去影响到更多的老师,至于结果,对我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我预感到,我们的社会将越来越沉迷于教育的外在价值——包括那无情且愚蠢的标准化测试——我深感其对教育的冲击。我要寻求一些方法来保护和支持位于真正的教学、学习与生活之核心的心灵旅程。—P11】
帕尔默先生的预感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很多孩子的生活。为了教孩子们学会考试,我在每次考试前,都会带着孩子们在线上把试卷先熟悉一遍,指导孩子们做一做。这样做的原因是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提升孩子们的考试自信,让他们通过提前训练,勇敢面对每一场考试。然而,我们的社会太看重这个所谓的分数,所以我们的家长受到影响,更多地看重分数,却不知道如何关注孩子学习成绩背后的非智力因素。
我不看重分数,但我关注孩子家庭生活中的事件可能对孩子产生的影响。早上导护时,主动跟顾皓轩的奶奶交流了一会儿,我把孩子在学校时的表现跟奶奶说了:每次晨诵,我如果已经在教室了,他看到了,就会探头探脑地在教室门口等我看向他,对他比个心,他才会畏畏缩缩地沿着墙壁往前走。在全班同学的目光中,他非常局促地回到他的位置,整个过程中,他不敢抬头看别人,只是尽快回到位置,然后会很长时间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
奶奶说起在家的情况,以前的顾皓轩活泼开朗,能言会说,但小时候因为调皮,被爸爸打过,后来就很少说话了。下午,我在学校天桥遇到他,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他说很怕爸爸,也怕我,所以现在在家里很少说话;在学校也不敢高声说话。孩子的内心里,对于爸爸当年打他的印痕太深了,以至于面对跟父亲一样有权威的老师,他也习惯性迁移了害怕这种情绪。真是个可怜的孩子。
当然,看上去,很多孩子的沉默或其他行为,似乎与人们对待考试的成绩关联不大,但实际情况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骨子里的那种重视数字带来的成功感的现象还是很多的。因此,位于真正的教学、学习与生活之核心的心灵旅程,成为所有人真正能够可以自我救赎的地方。期待与这本书的碰撞,能照亮这段心灵旅程,给自己、给学生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带着他们走向幸福和完整。
2.家长会
检查了孩子们的作业,还是不尽如人意,于是在晚上开了一次线上家长会。把我们语文作业应该怎么做,做哪些,都给家长进行了说明,希望他们能成为我的同盟军,一起助力孩子们的成长。在保护孩子的自尊,提升孩子的自信方面,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家长会后,倪雅桐妈妈语带不悦地询问为什么孩子被安排坐到最后。这是我给孩子调动位置后,她妈妈第一次跟我聊这个话题。可见,母女俩平时的对话很少。妈妈对孩子的忽略直接导致孩子的学习状态不好。但跟她妈妈交流了半天,似乎还是没有明白。我得怎么做她才能明白呢?明天试试用绘画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