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掉进黑暗的深渊,也能变得兴高采烈,而这一切都有可能发生在一天之中。”
董女士火急火燎地找到我,说他的儿子在公立医院被诊断出了双相情感障碍。
这个消息对董女士一家来说,可以算得上是晴天霹雳。
从来没有接触过精神心理这方面知识的她,陷入了担心儿子的恐慌当中。
董女士的儿子今年正要准备高考,恰好是这个紧要关头,被老师发现了早恋。
在重重压力下,儿子最终和女朋友分手。
但是自那以后,儿子在家里脾气就开始变得暴躁易怒、会摔东西,和以前的沉稳的性格截然不同。
这几天还接到了学校老师的电话,说儿子在学校会经常一个人在卫生间哭泣,胳膊上出现深深浅浅的划痕……
双相的突出特征
董女士儿子表现出的症状特征,其实是很典型的双相情感障碍。
之所以叫双相情感障碍,并不是因为他情感上出现了挫折,而是在挫折事件发生之后,个体出现了躁狂和抑郁两极的情绪交替。
如果说抑郁症就像一条黑狗,那么双相情感障碍者的头脑里不光有黑狗、还有狂暴的恶龙。
躁狂发作是它的标志性特征,也是双相情感障碍和抑郁症的主要区别标志。
要知道,这里的躁狂并不只是简单的“脾气不好”,它的特征还包括:
心境高涨:情绪激昂,容易被激怒;
思维奔逸:思维比表达的频率更快,话题转换频繁,有时候甚至言不及义;
活动性增多:变得极为健谈,语速快,且话语内容夸张;
自尊膨胀:对自己评价过高,常伴随冲动行为;
睡眠需求减少:长时间高效率工作还不觉得累,不需要或只需要很少的睡眠。
抑郁相是双相情感障碍的另外一大特征,这部分就和单相抑郁症类似了。
个体也会表现出心境低落、丧失兴趣和活动性减弱等症状,经常临床上难以区分。
所以也不乏有双相情感障碍者,抑郁相发作时才寻求帮助,被误诊成抑郁症。
事件环境的影响力
双相情感障碍,往往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导致的。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心理学研究发现:1)遗传学;2)大脑化学和生物学;3)生活经历环境因素,这三点对双相情感障碍影响尤为突出。
这里,我们着重了解一下生活经历环境因素。
正如上文提到的董女士的儿子,家中没有既往病史,也没有接触过敏感药物,那么就能够察觉出孩子双相的发作应该和失恋分手事件相关。
当然了,事实证明并不是所有失恋的人最后都有了双相困扰,所以这和那段期间孩子生活状况、压力触发等等因素也还有关系。
我进一步了解到,董女士的家庭是单亲生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爱缺位,再由于董女士工作忙碌,对孩子的照拂也不完满。
这让孩子特别重视恋情的情感支撑,分手对他就形成了很大冲击。
事件环境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如果不加以引导、治疗,很可能放纵情绪发作,越变越重。
如何帮助双相者?
愿意守在双相情感障碍者身边,并提供力所能及帮助的你,真的很善良、很不容易。
因为除却个体的自我努力之外,旁人的陪伴与守护,对个体来说真的特别重要。
如何科学地帮助双相情感障碍者呢?
首先,坚持带他找正规医院/门诊的好医生持续治疗。
起初,你们或许并不能真正理解、认知双相情感障碍,甚至会误认为是“夸张”、“矫情”,产生抵触情绪。
但是不管双相情感障碍者如何抵触治疗、如何抵触陪伴着他的你,都要继续坚持!
其次,帮助他接受心理咨询师的引导,改变认知/思维模式。
这一点的难度其实比治疗的难度大多了。
但如果想要控制情绪波动,尽量减少复发的几率,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点。
长久的错误认知/思维模式,其实和情绪波动是互为因果的。
好的心理咨询师能够让当事人接受“必须改变”的事实;让当事人产生“想要改变”的欲望;提升当事人“自我改变”的能力。
最后,还是要给予他非常多的信心和耐心。
当他抑郁相的时候,在他身边认真地听其苦诉、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拥抱、告诉他“我会一直在身边”。
当他躁狂相的时候,说理智的话语劝慰他,至少让他明白“世界上还有人愿意听他说话”。
双相情感障碍的每一次情绪发作可能是相对短暂的,但是它的治疗过程却是长程难挨的。
不单单是当事人需要鼓起勇气面对,陪伴者也需要搭建起坚定的意志。
感谢每一个还在坚持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