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爱因斯坦十一岁时,看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十二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此外,和现代的孩子相比,他特别重视哲学的阅读。十三岁时,就开始自学康德的哲学了。他还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性趣,把精力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结果,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爱因斯坦在读书学习时,不搞不必要的死记硬背。经常爱和同学在一起讨论,使他感受到互补的乐趣。
爱因斯坦的成功,虽然与他从小就有刻苦自学的习惯有关,但是也与他的学习方法有很大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关键是你的方法对你是否适用?掌握好方法,比努力更重要。从你的个性出发,找到学习的致胜关键。
《学会学习 从认知自我到高效学习》是日本作家斋藤孝先生所写。这本书主要分享了作者自身的学习技巧,还总结了十六位杰出人物的学习方法。帮助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彻底告别埋头苦读的苦逼生活。
什么样的学习方法适合你?
学习的本来目的是让我们摆脱眼前困境。但是,如果没有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就很难突破现状。
小时候作者曾学习大提琴,因为讨厌一层不变的基础练习,所以放弃了这个爱好。在年过半百后,又重拾了乐器开始学习。不过,这次他想从尽快学会演奏自己喜欢的曲目开始。由“兴趣所致”取代基础练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由此可知,就算做不好,也不代表你没有这方面的天赋。也许只是你的方法不对。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的教材的兴趣。
运动员为了获得比赛的胜利,他们通常会分析自己的优势与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拟定获胜战术、战略。棒球、足球等团体赛的选手也是如此。因为战绩会直接影响全队的成绩以及自己的去留,所以越是厉害的选手,就越清楚自己的武器是什么;怎么做最有成效。学习亦是如此。只要彻底的钻研好自己的“致胜球”,制定好战术,就等于是掌握了必胜的法则。
我在阅读时遇到重点的词、句、段落,就会摘抄在我的摘抄本上。这个方法,我一直都在用。而且效果不错。摘抄就是相当于书中的内容在你的脑子又过了一遍。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抄写多了,自然对你的输出也有一定的帮助。这摘抄法与南方熊楠的图书馆抄阅法是大同小异的。他博览群书,能把抄过的知识全部记下来。留在伦敦期间,他在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借阅了五百多本书。整理了五十多本笔记。他不断吸收掌握各种书本上的知识,用英文撰写论文。与有知遇之恩的学者探讨问题。这个时期的熊南在知识的输入与输出上有一个良好的循环。这也跟她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分不开的。
斋藤孝先生在速效学习方法中介绍了一种集中学习法。就是在读书时,选择平常很少阅读的类型进行集中式阅读。其实,这种方法相当于我们平常所说的主题阅读。比如,你现在学写作就找有关写作方面的书籍阅读,当你读到十本以上,关于写作方面的问题,你就会从“不懂”变成“掌握”。然后,再把你掌握的技巧,分享给有需要的人。这就是一篇文章了。
现在,请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是如何学习的?努力回忆一下自己的学习习惯、行动模式以及思维倾向。比如:你是如何记忆的?用什么方法记得最快?你在什么地方注意力更容易集中?接下来,你需要考虑自己在什么时候最有干劲?你可以通过回答下列问题,了解自己的倾向。
练琴会从“最基础的”练起或“挑战”自己喜欢的曲子?
喜欢去图书馆学习,或者喜欢去咖啡店学习又或者喜欢去连锁餐厅学习?
擅长自习或一个人学习没什么效率?
喜欢在自己的房间里学习或只喜欢在客厅里学习?
喜欢用声音帮助记忆或只喜欢通过抄写帮助记忆?
你可以把自己的特点写在纸上。适合你的学习方法就藏在你更擅长的选项中。
你这么努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是因为你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从认知自我到高效学习》主要是告诉那些学习、工作不顺利的人: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根据性格规划学习,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坚持→突破。这样就会让你终身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