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读了邱少良的《复盘:把经验转化为能力》,这周接着读陈中的《复盘:对过去的事做思维演练》。复盘,从定义来看,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行为。但是,知易行难,我就没有做好复盘。看了那么多书,隔一段时间拿出来,书中的内容,作者的观点会忘掉一部分,有时甚至完全没有印象。所以,有必要通过复盘提高阅读的效率。
复盘8个关键字:回顾、反思、探究、提升。
回顾:对历史事实进行描述
反思:找出原因
探究:发现规律,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
提升:吃一堑长一智
1 复盘的内容
复盘时主要考虑3个问题:
1.现在情况如何:执行的结果
2.当初是怎么决定的:执行的逻辑
3.重新审视思考的前提:执行的基石
现在情况如何
这个问题仅呈现事实,不夹杂任何观点。事实和观点,我们经常搞混。事实不需要辩论,只需要挖掘,而观点会引起争论。
主要是帮我们弄清楚事情的进展情况。这件事是达成了目标,还是只完成了部分,参与者是谁,做了什么,遇到什么问题等等。
同时,这个问题,需要回顾之前的目标,通过将目前情况和既定目标进行比对,可以把握事情的进展程度,判断事情是否按照预期进行。
当初是怎么做决定的
我们做的任何选择都有依据,是什么让我们做出了这种选择?这个问题更深层的问题是我们要知道做事的目的。这是复盘最主要的问题。
实际上,细分起来,这个问题包含3方面:
事情是如何确定的?通常我们要做的事情,要么是主动的,要么是被动的。涉及到心态问题,主动的可能我们会更投入,被动的可能会略有抵制。通过这个问题,可以深挖内心,认清自己。
事情是根据什么确定的?对事情的论据进行复盘,看看当时的论据是否存在,是否合理,是否变化,从而决定现在是该继续还是调整,从而达到对事情本神的审查。
执行的如何?这是最容易看到的,不过复盘执行,不仅仅是说哪里做的好或不好,而是通过深入探讨解决问题或者提升能力。
审视思考的前提
我们做事的时,肯定会有一些隐含假设作为确定性的前提,在这些基础上,我们建立起思维逻辑,构想计划和实施方案。因此,一旦思考前提的假设发生变化,则随后的一切都应该做出相应改变。
对前提的复盘,是为了保证我们最初的理解和认识是正确的,需要追问事情的动机以及事情本质的理解。
2 复盘的步骤
回顾目标
目标是我们的方向,让我们知道往哪里努力。目标也是评判成功的标准。有句话:如果没有方向,东西南北风,都是逆风。
目标有质和量的属性。相对于质来说,目标更强调量的属性。在强调量的属性时,质的属性也已经包含其中了。
回顾目标时,要确定所说的目标是自己做事时真正希望达成的目标吗?比如1周看完一本书,为什么要1周读完呢,2周可以吗?为什么要读书?参加公开课可以吗?可能真的目标是丰富自己的知识量或者提升自己的自律能力。解读出真正的目标,而不要把手段当目标。
评估结果
设定的目标和实际情况,往往会有差异。结果和目标对比,可能会有几种情况:
1 结果和目标一致
2 结果超越目标
3 结果不如目标
4 结果中出现了目标中没有的项目
结果和目标对比,不仅仅为了发现差距,更是为了发现问题。重点不是差距有多大,而找出为什么出现差距的原因。
分析原因
回顾了目标,对比了结果,在分析原因前,先要陈述事实,主要是为了提供背景知识,了解事件的过程细节。陈述事实要保证信息客观,全面和完整。
接下来才对事情进行反思和分析,看看有哪些问题和成绩,试着找出原因,发现规律。自我反思能让自己解剖自己,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
事情的完成过程,可以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阶段划分。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又可分为可控不可控。可控是我们可以完全控制的,不可控是指我们完全不能把控的。将可控范围内的事情做到最好或者至少不低于某个目标。不可控的,我们是否能尽可能的提供支持等等。
总结规律
复盘最重要的就是总结规律。上面的所有步骤,都是为了得出一般性的规律,指导我们以后的工作,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但是,规律不是那么容易能总结出来,过于轻易得出的规律,可能是假的。总结规律,就是探究思维层面和假设层面的本质,不要将相关关系当做因果关系。相关关系没有解释作用个,只有因果关系才能说明前后事物之间的逻辑。
3 最后
复盘得出的结论,尽量要剔除偶发性因素。同时,避免将结论指向人,而是从事物本质去理解和分析。因为复盘得出的是规律性的认识,而人是具体的,各不相同。其次,复盘得出的结论,至少要经过连续的追问,比如5W1H。人的认识是有局限的,想一次提问就得出结论,即使天才也得靠运气。探寻背后的问题,找出答案背后的答案,这才是追问的目的。另外,用其他事情交叉验证,也可以验证复盘结论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