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越长大越开始在乎自己的感受了,明白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以前常常会因为别人的看法和感受而改变自己,现在发现那时候的思想真不成熟。
杨绛先生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如果我们连爱自己都不会,怎么能活好呢。如果我们都在做的都是不爱自己的事,又怎么谈得上对得起这一场人生呢。
我要去看最壮阔的景色,去遇见最出色的人,去享受最美好的人生。我一步都不退让。不要为了任何人而改变自己的节奏,你要相信总会有人风尘仆仆来爱这个独一无二的你,让你做回你自己。
2.
乔丹彼得森说过,没有有价值的目标,就很难有积极的情绪。
换句话说,如果老是喜欢那种即时的快乐,比如一杯奶茶、一部电视剧、一整个晚上打游戏,你当时会快乐,因为会释放多巴胺,但事后会沮丧,因为你知道你在浪费时间。
就像尹烨说的:聪明人会活在内啡肽奖励的世界。
内啡肽奖励的是成就,就是你完成一件事以后,比如你健完身或认真工作以后,内心一种绵绵不绝的充实感和幸福感。
3.
你必须学会抓刚需。
刚需就是做了以后,会对你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事情。
比如学好普通话会让你工作或沟通更加方便,这对你来说就是刚需。但如果你的工作用不到英语,你也不需要出国生活,英语就不是你的刚需,学会对你意义不大。
比如健身会让你更健康更好看更有吸引力,这对你就是刚需。相反的,学古筝学吹箫这些,学会对你改变也不大。
抓住刚需,什么有用学什么。
没用的东西,投入太多时间根本没有性价比。特别注意,就是不要想当全才。
4.
不要什么都自己做。
这里不是要做甩手掌柜的意思,而是在深度参与的过程中,不停的问自己,我能够借什么力?
遇事不决的时候,能请教哪些人?是不是要和良师益友交流探讨一下?文字或者视频,书本上网络上有没有先例可以参考?有没有什么好的工具可以用?
人要独立,不代表一个人冥思苦想,一个人死磕所有环节,更不能一个人固执的钻牛角尖,变得冷淡和孤僻。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人群的力量,借助他人成事的经验。
借助前人的工具,借助友谊的能量,借助这一切怡人的节奏。常常思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