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修顿悟,传承文脉——向俊华的山水画艺术

向俊华,自幼喜爱书画,先后师从中央美院岳黔山,国家画院张志民山水画高研班学习。现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院张志民工作室画家,中国文联艺术交流中心会员,北京市工商联企业家书画会理事,原朵云轩(山东)美术馆展览部主任。出版有《向俊华山水画作品集》,《山东(国际)美术双年展特邀名家书画精品集》等。

1982生于四川平昌。2000年入伍后在旅宣传科工作。

2004年作品《墨烟含雨》参加山东省十五届书画刻字大展赛获三等奖。

2006年创作30米长卷《行迹招虎山》。

2010年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

2010年作品分别参加山东省美术馆,聊城大学,滨州学院举办学术巡回展。

2010年作品《俎徕山静幽》参加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结业展。

2014年参加中国(山东)国际画廊艺术博览会。

2014年参加中国(临沂)国际艺术大展。

2014年参加山东(国际)首届美术双年展。

2014年作品《消失的行政村》入选十二届全国美展山东展预选赛。

2014年作品《拔云见日》入选十八届新人新作展。

2014年获山东美协写生作品优秀奖。

2015年参加“水墨新锐”十人联展。

渐修顿悟/辛民(《文化中国》评论员,著名美术评论家)

董其昌提倡学画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应当做第一功夫来做。曾国藩读经、史、子、集,单读集有陈思王、陶渊明、李白、杜甫、韩愈、苏轼、白居易、苏轼、朱熹等。哲学使人思想,史学使人明鉴,文章是人达观。龚贤是这样品评画画过程:画诗文道。“大家之文,吾爱之慕之,吾怨学之;名家之文,吾爱之慕之,吾不敢学之”(张新斋语),“大家是学问,名家是才华”(王安节评),绘画史上作品的取法从临画、看画,要结合自己的读书、游历,立定脚跟有思想。“十年读书、十年游山、十年检藏”,昔人所愿。

向俊华性格内向,拙于言辞。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同样看到了其做人的哲学,本可精巧却拙朴,本可散淡却繁厚,至坚、至柔、至巧、至拙,努力超越自我,张扬生命的意义。

优秀的中国画传统是由诗、书、画、印等艺术门类的有机综合表达出来的。潘天寿认为:“不须‘三绝’,必须‘四全’”的主张,正是典型之论。之所以强调全面的艺文修养,并不是要求画家必须具备相应的文化知识与尽可能全面的艺术修养,在今天,这一优秀标准受到了某种质疑和轻落。如果我们不曲意为传统文人画护短,同样必须承认这样的标准时人文的高标准,是艺术世界拓展的驱动力。作为绘画,的确应该“让绘画本身来说话”,并不是简单地在画面上题一首诗便有诗意。真正的诗是“心源”与“造化”相“神遇”的产物。有些画作虽题诗满纸却诗味索然。向俊华的山水画无论题诗与否,大多作品都饶有诗情,意趣洋溢。因此,我认为他是气质上的诗人,尽管我读到他的诗作较有限。“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郭熙《林泉高致》),“诗文书画,相为表里”(方薰《山静居画论》)。诗意是中国画的灵魂,是中国画的内在生命。因此,画面充满诗意,成为中国画的一大理想。

笔者认为,中国画是通过“文化修养”来超越形式层面的,因此,形式主义正是当代中国画的优良传统所抛弃的。从当下山水画的创作来看主要有两种形态,一是过度强调写生的作用,而这种写生又流于蜻蜓点水式的采风,因而这种形态的山水画往往也就沦为水墨风景写生,而不是具有丰富文化意韵的中国山水画。二是过度强调笔墨的独立性与恒久性,认为笔墨是由中国文化的审美理念和水墨宣纸媒材所决定的一种文化性语言。这种形态的作品试图摆脱现实的情境感,一意在传统笔墨的再度整合中生发新变。这两种当下山水画的创作状态,在某种意义上,都揭示了艺术家所成长的年代对于文化认知的不同角度。前者立足于中国画的变革,其思想基础始自现代主义的思想影响,把山水画的变革完全依托于对审美对象感受与感知的尊重和表达,而在实践上忽略了中国画意象性表现审美对象的独特方式,以及笔墨语言作为这种这种意象传递的个性化创造的可能性。后者以“好”为准则,认为“新”与“旧”不是衡量中国画的价值方法。这种反对艺术进化论的思潮对于传统中国画的冲击。这种艺术观念的持有者试图从恢复传统山水画的精神中,重新确立已被变革与断裂的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

显然,山水画的这两种状态,都反映了上世纪后半叶中国社会在推进现代性的过程中处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关系而呈现出的一种思想变迁。对于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中国画家而言,他们既承接了这两种思想的影响也试图从他们自身的文化成长经历中探寻自己的道路。

向俊华的山水画就是试图从这两者的缺陷中重新建立传统与现代关系的一种艺术尝试。他的山水画既不是用水墨直接呈现视觉所见的写生性山水,也不是完全脱离对象纯以传统笔墨表现审美经验的笔墨性山水,而是在这两者之间寻找一种新的切入点。即,在表现现代性的山水上不是照抄自然、甚至于也不是从写生画稿转变而来,而是注重感受真实性的表达,这促使他把自己成长经历中最为深刻的川南自然山川的地貌特征,更多地通过综合印象去提炼和概括。而这种提炼和概括的方法,则是和他对于传统笔墨与现代笔墨的综合运用结合在一起的。在汲取传统的养分上,他并不止于笔墨语言的研习,而是拓展至气象、境界和品格等精神层面。比如,他的笔墨得益于五代、北宋的巨然,范宽的较多,但他也更获得了他们在气象、境界方面的启示。他注重阔远宁谧的意境营造,这就和当下许多仅仅从写生性笔墨的角度表现山水的作品拉开了距离。显然,宋人的法度与气象开阔了他表现山水的空间。

中国画的研习、创作是一个渐修顿悟的过程,要求画家“澄怀味象”、“凝想行悟”和“迁想妙得”。感悟、体验、心得是对自然之景直面写生时的另一种创作,古往今来,画家莫不是在自然、生活中去观察和体悟,游历山水间,窥探宇宙万物之全貌。

向俊华的山水画在总体的气息上和他的书法是一致的,那就是:古典、优雅。他不属于新潮画家,没有什么前卫的姿态。在通常的情况下,他无意于标新立异。相反,他的个人风格和面目,是在谨慎地探索中逐步形成的,这是缓缓的渐变过程。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向俊华山水画的图式、题材等等,都大略恪守传统的规矩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他是古典道途上寂静而忠实的追溯者,在追溯中返回内心,以传统的审美体验,描绘属于自己的画卷。可以说,正是在传统延续的脉络。

作品欣赏:

感谢收看,阳阳说画致力于为您呈现精美画卷。

欢迎收藏转发,如有问题欢迎在评论处留言。

敬请搜索关注“阳阳说画”,谢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968评论 6 48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601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3,220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416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425评论 5 37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144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432评论 3 40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88评论 0 26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86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028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137评论 1 33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83评论 4 32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34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333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59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95评论 2 35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901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