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习惯是教育的最终成果
习惯与做人品格的培养存在着一种线性关系,人格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如果健全的人格是一个大屋子,那么需要找到门和门把手,否则是知其门不得而。这个门把手,就是习惯。
一、一切成功都是做人的成功
一个人做人是否成功,主要从行为上判断。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必然落实到优良的外在行为上。
二、习惯决定命运
养人养心❤️心正则身正,身正则行为正
故事:袁了凡和《了凡四训》
命不是一定的,而是由自己改变的,心就是福田,千万别乱求,只要你能感动人,没有做不到的事情。只要从内心出发,把自己的不良习惯改掉,增加福德,自然可以改“命”。好的习惯可以改变人命运。
三、素质是养成的
人的素质是逐步养成的,而不是教诲而来。“慎始则善终”
1.幼儿养性——优美人格的奠定
营造良好的教育气氛和学习环境
2.童蒙养正——圣贤智慧的陶冶
长期的诵读熏习,可以养成阅读古文的能力
3.少年养志——理想抱负的鼓舞
4.成人养德——真实生命的开展
常常反省自己的缺失和不足,自勉改过以求进益。
以上四阶段的阐述,关键字“养”。
四、习惯养成的七个步骤
1.注重第一次:好的第一次往往能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早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
2.找好突破口
3.树立一个同龄榜样
4.引导孩子进行自我训练
“真正的教育不在于说教,而在于引导自我训练”
旬况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智育行之而已。”
5.进行正强化
6.和孩子签订一个行为契约
行为契约法尝尝类似于公司签订协议的表述方式帮助孩子进行自我观察,建立良好行为,省去许多说教,减少亲子冲突。
7.家校合作,形成风气
习惯的培养需要孩子自身“知,情,意,行”的良好统一。
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六大习惯
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
长时间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
任何事情都有它的时间表,做事情需要克服急躁,耐心等待是一种智慧
从认真做事开始,再以认真做事结束,牢牢锁定目标,才能画出圆满的句号。(老木匠建房的故事)
2.孝敬父母
孝道的价值不在于启发觉悟,而在于行为。
3.说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
遵守诺言,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与支持
说话算数,及时改过
实事求是,不说瞎话
4.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5.认真写字
写字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过程。
6.从错误中反思自己
对待错误的态度决定错误的作用
人不可能不犯错,但聪明的人决不犯两次相同的错误
学习是不断改进的过程,要把每一个教训都变成真正的经验